关于中秋节是什么来历?吃月饼的习俗又是如何兴起的?(多图)

关于中秋节是什么来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www.br />
月亮,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探索的对象,嫦娥奔月的故事,也给中秋戴上了神秘的面纱 。相传,嫦娥偷取丈夫后羿不死灵药,飞升到月宫凄冷无比 。嫦娥难耐月宫枯寂岁月,求丈夫做月亮状糕点,对月呼唤自己名字,其丈夫思念妻子,便照她说的做 。月圆之时,嫦娥果然从月宫飞回家中,两人才得以团聚 。/font>
由此,中秋的由来也增添了神话色彩,中秋节便更显瑰丽迷人 。copyright br />
中秋最早记载和来历 今日新鲜事br />其实中秋自春秋时,便已有记载 。今日新鲜事br />
《礼记》中便曾记载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copyright /font>
其中“夕月”一词便是指中秋,在古人意识里“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 。”月亮于古人而言便是“天下和”的信仰,祭月之时便是中秋之日 。[985424.com]
自上古时期便奉行八月祈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明世宗在位时,还特意在北京建月坛专用于祭月活动 。《明嘉靖祭祀》中记载有:“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 。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 。”由此便可见古代帝王对祭月的重视 。[985424.com]
关于中秋节是什么来历?吃月饼的习俗又是如何兴起的?(多图)
文章图片
今日新鲜事br />
唐朝时,祭月仪式便已完善,《新唐书·卷十五》中便有记载:“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由此可见,唐朝祭月仪式之盛 。今日新鲜事br />祭月习俗不仅盛行于宫内,还流行于民间,宋朝《新编醉翁谈》便有记载说:“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 。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 copyright br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地区一直延续着祭月仪式 。内容来自br />中秋吃月饼的说法 br />中秋节最大的特色便是吃月饼,吃月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说唐高祖在位时,李靖征讨突厥于八月十五凯旋,消息传来时,唐高祖正在吃胡饼(月饼),便与月亮对饮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由此,胡饼便与中秋佳节挂钩 。内容来自br />其二是说唐玄宗年间,杨贵妃与唐玄宗品尝胡饼,两个附庸风雅之人认为胡饼二字不雅,杨贵妃抬头望见一轮明月,便将胡饼改为月饼,自此人们一过中秋便想起月饼 。内容来自br />宋朝时,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便开始广泛流传,苏东坡便写诗歌颂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明朝《梦梁录》中也记载说“八月十五日,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985424.com]
由此可见,古人吃月饼不仅是饮食之欢,更是欣赏其中团圆之义 。吃月饼可谓是如今中秋节的主流,这千年文化竟能如此完好地延续至今,实在是让人感叹中国文化传承的博大深远 。内容来自br />中秋节别名以及其他各种习俗 copyright br />自古至今“月圆人团圆”几字一直印在人们脑海中,无论是宋代苏辙的“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还是唐代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亦或者是宋代辛弃疾的“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都是在借中秋月圆来表达自己思乡之情 。copyright br />世人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亲人如月亮般遥不可及,中秋佳节,远在他乡的游子只能借“千里共婵娟”来宽慰自己 。传至今日,中秋赏月不仅成了一雅事,还成了一不可或缺的习俗 。copyright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