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是如何建立的?( 二 )


1355年,红巾军刘福通找到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立他为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进入高潮,汴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红巾军所占有 。内容来自br />此后三年,刘福通红巾军三路北伐,进逼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元廷震动 。1358年,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 。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 。可惜的是,由于三路北伐大军各自为战,互难支援,相继失利,元朝最后一个名将察罕帖木儿横扫中原,刘福通红巾军黯然落幕 。copyright br />


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是如何建立的?
文章图片
当时,红巾军系统有四支力量:一是刘福通,二是郭子兴,三是徐寿辉,四是王权与孟海马 。br />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当时朱元璋孤军守城,而韩林儿因自称宋朝后裔,四方起而响应,于是朱元璋便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 。后来,朱元璋攻占了南京,改用黄旗,但名义上仍属于红巾军,仍承认自己是韩林儿的“大宋”属下 。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但直到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将这一年定为吴元年,在此之前一直仍以韩宋“龙凤”纪年! www.br />
徐寿辉是卖布出身,活跃于长江中游地区,我们熟知的陈友谅、明玉珍都是他的部下 。1351年10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之后,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但还有一说法是建国号为“大宋” 。[985424.com]
王权与孟海马起于襄阳,后来王权向北发展,称为北锁红巾军,孟海马向南发展,称为南锁红巾军,这两支红巾军依然尊韩林儿为帝 。copyright br />总之,红巾军系统中,除了徐寿辉称帝之外,其他三支势力都奉韩林儿为帝,视己为“宋人” 。br />

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是如何建立的?
文章图片
1363年,张士诚部下吕珍包围安丰,城中人相食,小明王哭泣,刘福通遣人求救于名义上是韩宋政权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后来朱元璋亲自率军救援 。韩林儿脱困之后,朱元璋本想将他安置在南京,准备“设御座奉韩林儿”,刘基说“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密陈“天命”所在,朱元璋领悟,于是将韩林儿安置于滁州,营建宫殿让他居住,更换其左右宦官侍从,待遇甚厚 。copyright br />1366年,韩林儿死去,钱谦益的《国初群雄事略》记载“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韩林儿殂”,没有说明死因 。而《明史》中记载“明年,太祖为吴王 。又二年,林儿卒 。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认为可能是朱元璋指使廖永忠杀死了韩林儿 。今日新鲜事/font>
笔者认为,朱元璋谋杀韩林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韩林儿对朱元璋没有一丝威胁,完全可以通过禅让方式达成目标,指使廖永忠将之“覆舟沉于江云”,不仅败坏名声,而且也不利即将到来的北伐大业 。copyright br />【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是如何建立的?】总的来说,韩宋政权虽然仅仅存在十二年,但对元明两代都非常关键,是元朝的掘墓人,是明朝的护佑人 。《国初群雄事略》认为“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 。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也乎!”韩宋一度帮助朱元璋“遮风挡雨”,让朱元璋在弱小时没有遭遇元廷重击,就是因为“以有宋为捍蔽也” 。内容来自b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https://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