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有着怎样的象征?古代的丝绸价格为什么这么贵?【多图】( 二 )

https://www./font>
丝绸还具有货币交换功能 br />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最早出现了“货币”一词,“货,财也,币,帛也” 。其中的帛,就是指丝绸 。它与铸币同时流通,与充当中间等价物的铸币不同,丝绸实现的是等价实物交换 。www.br />东汉延平元年,“立春之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疋 。九卿十五疋 。武官太尉大将军各六十疋 。执金吾诸校尉各三十疋 。武官倍文官也 。”可见丝绸成为一种贵重物品了 。内容来自br />此外,据《隋书》记载“禄率一分以帛 。一分以粟 。一分以钱 。”也就是说当时公务员工资以丝绸、粟米和钱等三种形式发放,其中丝绸占据首位 。br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 。唐朝国力强大,西夷宾服,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纷纷认可了丝绸的货币功能 。据吐鲁番的相关文献显示,在唐天宝年间,一匹次上的波斯敦父驼需要33匹丝绸,一匹次上的草驼值30匹丝绸,一名多宝胡奴可换21匹丝绸 。[985424.com]
中国出产丝绸,西域盛产良马,两者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实现商品流通 。天宝二年,粗制丝绸制品“大练”能够交换次上马、次马和下马,价格分别是9匹、8匹和7匹,丝绸的货币特征愈加明显 。br />在货币功能基础上,唐朝诗人给丝绸增添了文化气质 。杜甫在《丽人行》中,用“绮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表现贵妇人的生活状态 。李商隐有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诗一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内容来自br />丝绸的强势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末 。当时,建立了以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为主的官办丝织机构,民间涌现出许多规模不一的丝织作坊,品种繁多,产销两旺 。在对外贸易上,生丝和丝织品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 。copyright br />不过,这只是近代丝织业的回光返照,官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挤占了丝织业的利润空间 。西方列强货大量倾销廉价的机制洋布洋绸,造成地产丝织品大量滞销 。在双重打压之下,丝织业走下了高不可及的神坛,沦为普通商品,风光不再 。www./font>
【丝绸有着怎样的象征?古代的丝绸价格为什么这么贵?【多图】】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