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是个怎样的人?史书中是如何评价他的?( 二 )


【丁谓是个怎样的人?史书中是如何评价他的?】此话一出,众大臣面面相觑,众说纷纭,但都无佐证 。唯独丁谓回答:“盛唐酒价,每斗三百文 。有杜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今日新鲜事/font>
宋真宗听了深以为然,笑着赞赏道:“人称杜甫诗为诗史,众爱卿要像丁爱卿一样,多读读杜诗,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治国理财的道理 。” 今日新鲜事/font>
有一天宋真宗与嫔妃们在御花园里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 。本来没钓到鱼不是个事儿,可这次是邀请了一班文武大臣观看,众目睽睽之下皇帝脸上挂不住了 。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 copyright /font>
“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 。” 今日新鲜事br />
这个马屁拍得既及时又高雅,哄得皇上笑逐颜开,将两句诗反复吟咏再三 。br />当初寇准很赏识丁谓的才能,对皇上极力推荐,于是让丁谓作了自己的副手 。有一天,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 。坐在边上的丁谓急忙起身为寇准擦胡子,寇准笑日“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 。”一句话弄得丁谓羞愧难当,下不来台 。这就是成语“溜须拍马”中“溜须”一词的来历,丁谓从此成了寇准政治上的敌手 。[985424.com]
丁谓是个怎样的人?史书中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章图片
寇准罢相后,丁谓接任,同时为相的还有李迪 。www.br />虽然丁、李两人都是宰相,但丁谓大权独揽,诸事一个人说了算 。丁谓为了进一步迫害寇准,上奏宋真宗,建议将寇准贬到更远的地方,宋真宗没同意,只同意将寇准换一个小州 。谁知丁谓草拟圣旨时,仍在小州前加上“远”字 。www.br />
李迪是寇准的老部下,俩人关系不错,一看丁谓公然矫诏,当场抗议道:“皇上没讲远”,丁谓反诬李迪篡改圣旨,就这样,寇准被贬到了遥远的雷州(今广东境内) 。www.br />
李迪与丁谓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公元1020年十一月,丁谓又提拔心腹林特为枢密副使,根本不与李迪打招呼 。李迪气愤极了,在政事堂办公地方要打丁谓,丁谓敏捷躲开了 。咽不下窝囊气的李迪跑至皇上告御状,一口气数落了丁谓诸多罪状,最后来个鱼死网破的战法,请求皇上免去自已和丁谓俩人的宰相职务 。https://www./font>
丁谓是个怎样的人?史书中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章图片
www.br />被闹得心烦意乱、头昏脑涨的宋真宗,索性各打五十大板,当真把他们两个全部免职:李迪降为郓州知州,丁谓降为河南知府 。今日新鲜事br />在正式赴任前,照例要去皇帝那里辞行 。丁谓谒见真宗,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那天的争吵上 。丁谓很委屈的请皇帝回忆一下,那天李迪不顾君前失礼,更不管陛下正在病中,来了个跟踪追击,简直是残忍加暴力,其行径让人发指 。而且您都看到了,臣自始至终都没有回过嘴 。br />宋真宗这时已经重病缠身,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他哪能回忆起这个细节,听到丁谓的申诉,说道:“丁爱卿,也难为你啊 。来人,赐座 。” /font>
当小内侍搬来座位时,丁谓和缓但坚决地说了一句:“陛下己有旨,复臣平章事 。”——皇上已经下令让我再当宰相了!左右只得搬来宰相专用的杌子 。今日新鲜事br />丁谓当面曲解圣意,说明其计算既准且狠,是胆子,但更是智慧 。就算被皇上当面揭穿,也可以推脱说前一瞬间您的确是那么说的,您有病,您不知道?就这样丁谓竟然奇迹般官复原职,李迪则灰溜溜去了郓州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