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阿里的「交通」局( 四 )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阿里显然做得更好一些,但没有达到一骑绝尘的地步,百度腾讯这两个老对手,也正在加班加点地锤炼武器。而此时,另一个蛰伏已久的玩家悄然露面了,这个玩家虽然不像他们一样氪金,但其技术实力却足以引起重视。
这个玩家就是华为。
作为一家ICT公司,华为属于技术派,走的是以技术为核心、产品为武器的路径。
这名玩家性格僻静,但出手就是狠招:车联网、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车路协同、城市大脑,从设备到系统,从车到路,提供“云边端”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也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
而华为云,也正在发力,目前虽然比不上阿里云,却能和腾讯云媲美。这对BAT来说,意味着未来的云服务,增加了一名强有力的对手。
不过,华为在技术上功力深厚,但其交通业务生态相较于BAT来说比较窄,主要聚焦于智能交通内部,没有向更多的汽车出行服务作外延,这对BAT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然而在智能交通建设上,BAT已经不能忽视H的存在,这名竞争对手的出现,将使这个市场的竞争趋于多元化。同时,也让这场游戏变得更为有趣。
时代的脉搏马云曾在第四届浙商大会的论坛上,给予中小企业创业者一个忠告:创业要顺势而为、借势而为。
文章开头提到,阿里的投资并购在主要集中在2016年之后,这个时间点其实非常重要。
一是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之后,AI被彻底引爆;
二是国家提出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目标;
三是阿里云从幕后走向前台。
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2016年,就会发现,上面的“一”是技术趋势,即以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问题;“二”是政策趋势,即我国交通行业从“大”向“强”的转变;“三”则是在两种“势”的背景下所作出的改变。
阿里正好是抓准了这个“势”,并且将技术用得恰到好处,才得以从诸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头部玩家。
其“顺势、借势”的思路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因为现在恰好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政策和技术的趋势已经指明方向,可谁也不知这条路上会遇到什么,发生什么。
同台竞争的玩家越来越多,谁会成为交通领域的「终极boss」呢?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