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毛尖成“贡茶” 靠的是代代相传的技艺【多图】
鸠坑毛尖相关小知识,以下是鸠坑毛尖成“贡茶” 靠的是代代相传的技艺知识相关内容: www.br />浙江在线03月18日讯春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 。如今,淳安乡下已是“春山半是茶”,尤其是在群山环绕的鸠坑,远远望去,满山的茶叶,已经郁郁葱葱 。内容来自/font>
之前的倒春寒,对鸠坑毛尖这样的老茶种影响并不大 。再过十天,鸠坑毛尖就可以全面开采了 。今日新鲜事br />
据记载,鸠坑毛尖始源于东汉(公元25年—220年),盛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清,从唐朝开始,睦州(今淳安)鸠坑茶就被列为茶乡特产供奉朝廷 。之所以能被选为“贡茶”,自然离不开精湛的制茶技艺 。据了解,已经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鸠坑毛尖茶制作工艺目前正在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www.br />
在这个茶香四溢的春天,笔者将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下鸠坑毛尖的制作工艺,是如何成为“贡茶”,并延续至今 。[985424.com]
现存数十株树龄 今日新鲜事br />100至800年不等古茶树群 copyright br />鸠坑乡位于淳安县西部,距县城27公里,全乡群山连绵、峰峦起伏,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雨量充沛,自然环境良好 。www./font>
鸠坑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约有茶园5610亩 。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鸠坑毛尖茶大都生长在漫射光强的山谷坡地,尤其是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向阳坡上,得天独厚,无疑是孕育鸠坑毛尖茶的“风水宝地” 。https://www./font>
据了解,鸠坑茶种还曾被日本、越南、前苏联、几内亚等10多个国家引种,也因此成为国家“十大茶种”之一 。目前,我县“鸠坑毛尖茶”主要分布于淳安县鸠坑乡的翠峰、严村、金塔、青苗、毛岭等行政村 。copyright /font>
在走访中,笔者发现鸠坑乡塘联村有一棵高4.3米,冠幅16平方米的老茶树,据当地茶农说,这是目前淳安最大的一棵茶树,被广大茶农奉为“茶树王” 。今日新鲜事br />
“这棵茶树,春茶一般可以采摘2-3次,第一次采摘量会比较少,大约能采出3两左右的鸠坑毛尖茶,但茶树年代久远,品质自然不会差 。”从事鸠坑毛尖茶精制茶加工的严始红说 。今日新鲜事br />他还介绍说,像这样的古茶树,目前还存有数十株,树龄大约在100至800年不等 。copyright /font>
由此可见,鸠坑茶茶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雉山邑志》及《严陵志》记载:“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宋朝罢贡 。”范仲淹当时曾任睦州(淳安古称睦州)刺史,亲眼见过这些茶树,整个“春山”“半是茶”,可见远在宋代,淳安县已是茶树遍山岗了 。copyright /font>
鸠坑“贡茶”的制作 www./font>
源于纯正的传统技艺 copyright /font>
千百年来,鸠坑茶农基本沿袭宋代后期的杀青、揉捻、整形、烘二青、焙干等手工技艺,采摘标准为“一叶一芽”初展,制成的鸠坑毛尖茶外形硕壮,色泽翠绿,银毫显露 。它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堪称“四绝” 。自1985年至2015年在省、国家和国际名茶比赛中曾多次获得金奖 。2008年鸠坑毛尖茶正式列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名录 。https://www./font>
近年来,由于机制名茶的发展,摒弃了传统生产方式,熟练鸠坑毛尖手工制作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手工制作技艺濒临失传 。br />鸠坑毛尖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严始红,祖辈都以种茶、制茶、卖茶为生,其制作工艺父传于子,代代相传 。据介绍,全乡“鸠坑毛尖茶”茶手工技艺的艺人近百人,以严始红家族的技艺为佳,传承至今已有上几百年之久 。br />严始红自17岁以来跟随叔父严光荣学习制茶技艺,他制作的“鸠坑毛尖茶”紧结挺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醇厚,曾多次在全国、省、市、县比赛获奖 。1994年严始红办起名茶加工厂,2008年又投入100万元,建成标准化鸠坑毛尖茶厂,加工、研制、开发鸠坑毛尖茶 。
推荐阅读
- 小红书|等老了改名吗?小红书成功注册老红书商标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冰块|黑龙江女子网上买小金鱼,到货之后冻成冰块,网友:起锅烧油吧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OS|一家酒店遭勒索软件攻击,酒店随后将 Windows 电脑切换成 Chrome OS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支付宝|低成本的“赚钱”生意,连支付宝都来分一杯羹?旧物回收成热门
- 程序|安徽博物院支付宝小程序上线 数字化成文物保护传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