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魂归故乡 1300份手稿和用了一生的钢琴回金华(图)
施光南相关小知识,以下是施光南魂归故乡 1300份手稿和用了一生的钢琴回金华知识相关内容: www.br />浙江在线05月29日讯(钱江晚报 通讯员 邵勤旦 实习生 虞婉君 采访人员 朱丽珍文/摄)“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记忆中,故乡就是这幅模样,带着对它的眷恋,他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时代之歌 。今日新鲜事br />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花尽春将暮,桃花盛开之处,又将迎来白桃丰收的季节,这就是施光南朝思暮想的家乡 。昨天,施光南夫人洪如丁来到这里,把施光南的钢琴和1300多份创作手稿捐赠给了金东区政府 。[985424.com]
昨天的捐赠仪式上,金东区委副书记陈峰齐介绍,之后运回的钢琴和手稿,因为存放条件较高,将暂时保存在金华市档案馆 。“之后源东乡将建造一个施光南纪念馆,条件成熟后,再将这些珍贵的遗物放入,到时候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 内容来自br />洪如丁也表示,时机成熟,她也考虑将施光南的骨灰运回故乡 。内容来自br />
文章图片
施光南生前照 今日新鲜事br />故乡是他创作灵感重要来源 今日新鲜事br />老家亲人游说10年,让遗物“落叶归根” copyright /font>
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1940年8月22日,施光南出生在重庆市南岸,“光南”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但施光南的祖籍,却是在千里之外的金华 。https://www.br />说起来,施光南和故乡金华的交集并不多,在堂弟施根叶印象中,应该只有两次 。copyright br />
“第一次是1947年下半年,他那时7岁,因为他爸爸回家来疗养,他也跟着回东叶村来上小学 。”那一年,施根叶才一岁多,对这个堂哥并没有印象,只听家里的长辈时常说起,“大概也就住了半年左右,后来就去上海了 。” https://www.br />
施光南第二次回来,已经是1975年下半年了 。那一年,他准备在广州举办音乐会,途经金华时,去看望了在武义工作的姐姐,那一晚,他就借住在金华市区的施根叶家 。www./font>
这一次,这个堂哥给施根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没有一点架子,很平易近人,吃饭也没有讲究,只要馒头、稀饭和蔬菜就可以 。” https://www.br />
也就是这两段短暂的接触,故乡给施光南烙下了印记 。[985424.com]
“唐山大地震时,北京也有震感,当时他第一反应就是要把我母亲和女儿送到东叶村来,”洪如丁说,在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时,给施光南带去灵感的,就是儿时在东叶村居住时那段炊烟袅袅的记忆 。br />
老家的亲人也牵挂着这个游子 。2003年,金东区施光南音乐广场建成后,施根叶每年都要去一趟北京,为的就是能说服嫂子,让堂哥的遗物“落叶归根” 。copyright br />父母用几个月工资换来一台美国钢琴 内容来自br />
他用这架钢琴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 www./font>
1990年,施光南在音乐创作高潮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50岁 。他留给家人的,没有丰足的物质,只有一架钢琴和1300多份创作手稿 。www./font>
对洪如丁来说,每天回家看到客厅里那架钢琴,就像看到了施光南一样 。因为这架钢琴,陪伴了施光南的一生 。copyright br />
50年代,施光南打算考音乐学院,可是家里并没有人从事音乐,那个年代也买不到钢琴 。找了好久,终于从一位大小姐那里买来了这架美国进口的斯坦威钢琴,花费了父母好几个月的工资 。br />先不说钢琴本身就是古董,而且它还是施光南留下的一份文化遗产 。他弹着这架钢琴,考上了音乐学院,获取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也通过这88个黑白琴键,创作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响彻大江南北的名曲 。内容来自br />
推荐阅读
- 拼多多|从故乡味道到全球味道:拼多多年货节30亿红包 助推消费者备齐年货
- 生活家|揭秘我是如何成为首席生活家的!也许这是最后一个晒单了!月是故乡明,月饼还是值得买送的香!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 邱少云|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 唐代著名开国名将尉迟恭仙逝之后魂归何处?其墓在哪?[图]
- 项羽是哪里人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何处
- 唐代著名开国名将尉迟恭仙逝之后魂归何处?其墓在哪?
- 项羽是哪里人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何处(多图)
- 欧洲_历史|此国位于欧洲,主体居民却来源于中国,至今他们仍说故乡方言
- 卡尔梅克共和国|欧洲唯一中国人面孔的国家 至今仍说故乡语言 被誉为美女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