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实力相差悬殊,刘希为什么还能获胜?(多图)

说到刘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今日新鲜事br />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为了改变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的情况,获取民心,王莽推行了新的政治改革制度,改革的制度虽好,却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加怀念被王莽取代的西汉 。苦难从不独行,除了制度不符,强制执行外,天灾频频爆发,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最终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声势最为浩大的是北方赤眉军跟南方的绿林军,王莽刚刚建立起的新朝开始变得摇摇欲坠 。[985424.com]


昆阳之战实力相差悬殊,刘希为什么还能获胜?(多图)
文章图片
轻视绿林,愈发壮大 /font>
相比较这两支叛军,王莽觉得北方的赤眉军更为强大,威胁更重,毕竟此时的南方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于是王莽就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围剿北方的赤眉军上,派遣精锐之师围剿赤眉军 。内容来自br />
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都是从轻敌开始的,在对待镇压绿林军的问题上,最初的王莽就觉得不过是乌合之众,朝廷一派军队,挥之即灭 。于是任用严尤、陈茂等人为统帅,军队则是临时招募外加各郡县军队拼凑而成,为了防止这些人也加入作乱的行列,这些人的行军以及作战计划每次必须上报,兵符也在王莽之手 。www.br />

昆阳之战实力相差悬殊,刘希为什么还能获胜?(多图)
文章图片
这样拼凑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绿林军击败了严尤等人带领的杂牌军,绿林军中的将领拥护西汉皇室后裔刘玄为帝,并且公然提出了恢复汉朝,诛灭王莽的口号,愈发的发展壮大起来 。www.br />
这时的王莽才意识到绿林军对新莽的威胁更为严重,只能匆忙把围剿叛军的作战重心转移到南方,将正在北方作战的精锐调往南方,不光如此,还调集各地的军队,准备汇成大军,企图一举消灭掉绿林军这个威胁 。内容来自br />昆阳之战,兵力悬殊 br />公元23年,王莽任命王邑为大军统帅,调动集结各地士兵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洛阳,这样集结的各地军队多达40多万,为了壮声势,宣称“百万大军” 。为了防止军中士兵缺少谋略,还集结了诸多精通兵法之人,遮天蔽日的大军开始的向昆阳地区进发 。此时驻守昆阳的绿林军不过只有区区八九千人,跟王莽号称的百万大军相比之下,兵力数量悬殊差距严重,军中上下忧心忡忡,首领王凤甚至想弃城逃跑 。https://www.br />而这时候只是一员偏将的刘秀坚决反对逃跑,认为想要战胜新军,除了死守之外,还要到各地求援 。每当在历史的重大关键时刻,未来的历史走向总是由英雄一般的人物所主导的,刘秀讲述了投降与死守的利弊,绿林军的将领们听取了刘秀的建议,死守昆阳,刘秀则是出城四处求援 。copyright br />

昆阳之战实力相差悬殊,刘希为什么还能获胜?(多图)
文章图片
王邑为了彰显新军的强大,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昆阳包围,到处都是军营、军旗 。攻城之时漫天箭羽齐射,城中飞箭就像雨水一样,这样艰难的守城过了几天,首领王凤一度看不到希望,想要投降 。但新军统帅王邑认为破城指日可待,他还要等着破城之后,壮军威、建功业、拒绝了王凤的投降 。投降无果更容易激起士兵的血性,在当前情况下,只有死守才能有一线生路,更加顽强拼死地与新军战斗 。www.br />
天公作美,大败新军 https://www./font>
据《后汉书》记载:“会大雷风……雨下如注虎……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 [985424.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