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长远,悠悠碧水倾山海 台州市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升级版成效显著【多图】( 二 )

今日新鲜事/font>
与小城镇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同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首创的“百镇竞赛”模式覆盖了台州全市101个乡镇(街道)的深度排查工作,形成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在高质量实现精准治污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城乡有机更新 。内容来自/font>
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台州市政府2019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涉及临海的4条小巷和4个老旧小区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临海市将雨污管网新建改造升级至“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为灵活解决基础设施破旧、地下管网情况复杂、居民改造诉求不一等问题,项目采用EPC模式,边设计边施工,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效率,将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font>
坐落在长潭山与伏虎山之间,长潭水库如兰如黛,是台州的“大水缸”和“生命线” 。位于水库上游的黄岩区宁溪镇,担负着保护300万人饮用水水源(长潭水库)的重任 。为确保“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效,宁溪镇镇区的规划小区、零星的农民建房,从审批、设计、施工各个流程,均严格施行建筑雨污分流制、雨废分流制 。与此同时,各村从事建筑雨污管道安装的工匠都接受了专业培训,并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房前屋后墙根位置预埋一根污水管道,防止今后安装水槽后将污水接入雨水管网,从源头确保污水零直排 。今日新鲜事br />
一些可复制性强的新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脱颖而出,为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思路 。copyright br />椒江区引进区块链技术,使危废全程可视化,同时与运输、处置、监管、市场等关联方链接,实现危废低碳化、标准化、安全化回收处理,比传统流转方式节约人力94%、减少费用84%;温岭市香格里拉小区启动“污水零直排+海绵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绿化景观布局,在调蓄、净化雨水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排水和小区观湖模式问题;路桥区螺洋街道率先打造采用中水回用的雨水生态洗衣房,引入海绵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纳入居民家雨水管网,实现雨污彻底分流 。/font>
今年,台州市将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其中,镇街方面,计划完成41个建设任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及小城镇综合整治打造建设模板,创建10个示范镇(街),以带动引领全市 。copyright br />【美在长远,悠悠碧水倾山海 台州市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升级版成效显著【多图】】以人为本,赋能生活 copyright br />治水,一头连接着美丽生态和高质量发展,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体验,治水带来的利好改变着台州人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风貌 。www.br />
“每天晚上,我都会来这里跑步锻炼,这里空气好、水好,真是锻炼绝好的地方 。”说起临海灵湖公园的好处,家住附近的金女士不禁连声称赞,中式亭台、西式楼宇,湖边有商肆、湖心有小岛……灵湖,被称为“临海人家门口的西湖”,每天都会迎来上万市民畅游其中 。多年来,灵湖的分洪、滞洪、泄洪、排涝等功能日益扎实,成为当地防洪“重器”,这与台州治水的“灵气”更是密不可分 。https://www.br />天台县平桥镇利用现有水网系统和生态林地等资源,营建始丰溪湿地,打造多处休闲空间,实现“一片区一风格”错位发展 。如在张思片区,逐渐形成了始丰溪农旅产业集聚区,每年吸引省内外、长三角地区游客百万以上 。以水之媒,别具韵味的诗画村落景色,成为都市人的心之向往,释放出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动力 。https://www.br />
在台州,从路桥区新桥镇到椒江区高闸浦再到仙居永安溪畔,治水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去年,国务院官网刊登台州“治水经”——《建美丽河湖 促人水和谐》点赞台州;《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有了“河长制” 青青流水长》,治水“台州经验”走出一隅,在全国崭露头角 。今日新鲜事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