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腾讯音乐跑步入场,NFT会成为音乐人的普惠革命,还是少数头部的新镰刀?( 二 )


可以看到,在音乐蜜蜂平台上,最热歌曲《感谢华健》至今只售出15份,进入8月以来,音乐蜜蜂平均每天的新用户只有7个。另一家音乐NFT平台umx.art音乐馆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只有5位音乐人入驻,从创立至今,umx.art音乐馆上只进行了9次发售,已结束的4次发售中,有3场未达到发行量目标;正在进行的5次发售中,出价者往往只有发行量的一半。
面对NFT音乐平台的这一困境,iBox平台采取了新的打法。其瞄准流量艺人,推出了iBox先锋音乐人计划,并邀请R&B音乐教父陶喆前来助力。在官网的简介中,iBox这样介绍自己:主打高端NFT,计划推出的大部分NFT产品均与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IP、知名艺术家或公众人物联合发布,确保NFT品质及收藏价值。但截止发稿前,还未见陶喆的相关NFT作品出现在iBox上。
音乐|腾讯音乐跑步入场,NFT会成为音乐人的普惠革命,还是少数头部的新镰刀?
文章插图
从上述NFT音乐业务在国内推进中遭遇的阻碍可知,作为社交、娱乐、头部音乐资源丰富的音乐平台,腾讯音乐的入场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无疑会加速全行业对音乐作品NFT化的尝试。
但这场试验究竟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音乐NFT:新变革和老套路正如PILLZ在通稿中提到的,“这不仅是ZABO的全新尝试,也让PILLZ在音乐作品发行、版权领域探索到了全新的可能。”而NFT可能给音乐产业带来的革新,大都是由它的区块链本质决定。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是加密且不可篡改的,其元数据中的各种信息都会永久封存。创作者不必担心别人篡夺自己的创作,NFT的收藏者也不用担心买到赝品。每件音乐NFT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这就从收藏品本身阻隔了盗版的可能。
区块链是诚实的,它记录了每一次的交易与使用信息,也在时刻计算着链上物品的热度与价值。在音乐行业的想象中,当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音乐版税的计算,无论何地何时,只要歌曲被播放,都会注入创作者应得的版税。面对未来越发丰富的音乐场景消费,区块链技术无疑能很好地覆盖版税盲区。
类似愿景,其实早在比特币时期就有过构想,但迟迟没有实现。如今的NFT似乎没有带来什么技术上的突破,反而存在更多法律上的风险。
首先,对于包括NFT在内的各种数字资产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属于何种财产权利,目前尚无定论。同时,NFT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也存在Bug,它无法确保数字作品的独创性——既无法担保作品是否完全原创,也不能控制谁是第一个将作品制成NFT的人。
瑞典插画师Simon Stlenhag自己未发行NFT作品,也没有给任何人授权,却偶然发现她的一件作品被别人铸造成了NFT并销售。相似地,对于前 DC 漫画家何塞·德尔博通过出售描绘神奇女侠的NFT获益185万美元,DC Comics方很快向参与创作的艺术家发出通知,禁止将漫威角色商业化,包括 NFT 的制作。也就是说,何塞·德尔博作为神奇女侠的插图画家,并不具有将这一形象NFT化的权利。
对于音乐NFT交易中可能发生的版权争议,NFT音乐平台Audius尝试给出它的办法:当发生版权争议时,Audius会将版权方的投诉直接发送给NFT上传者,在裁定后,会采取重新分配收入的措施,而非直接下架。
但版权方的损失如何追缴,Audius的裁定是否合理,仍需要法律的解答。而现行法律对NFT无明确的规定,可应用到NFT领域的法律条文并不多。律师肖飒在《律师解读NFT:重灾区?新战场?》中提到:基本可以判断,NFT将成为下一个法律重灾区。
对此,肖飒也提出,若能做到以技术去管理技术,将所有NFT作品都加盖上官方备案技术印鉴,则基本上可以消除NFT的法律问题。但在国内尚无一例NFT纠纷的起步阶段,形成全行业的监管监督机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