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腾讯音乐跑步入场,NFT会成为音乐人的普惠革命,还是少数头部的新镰刀?( 三 )


我们对于NFT带来的行业新变革的期待,终究回到了区块链应用的老问题上。
NFT真能给平民音乐人带来“生机”吗?对于音乐版权机制的改革道阻且长,自然不能一昧指望某种新兴技术。对于NFT,行业如今更关注的是它给音乐人带来的创作红利。
正如音乐蜜蜂APP的加载界面所展示的——让价值回归音乐人本身。音乐NFT的意义,最直观的便是它为音乐人们拓宽了变现渠道。音乐人可以不经体制直接出售作品获利,并可以从每一笔后续的二手交易中抽成——即使作品已经不属于他。
而且,对于传统版权交易中普遍存在的打包出售形式所存在的“一刀切”弊端,直接面向听众的NFT交易中,音乐人歌曲的价值或许会得到更为公平、精准的估计。如阿朵进行公益NFT拍卖的《WATER KNOW》是其“知道”系列中的一首,意味着音乐人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专辑拆解开来,以不同的组合铸造成NFT并销售。
但深入下去会发现,音乐人发行NFT与付费听歌和销售实体唱片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其交易并不涉及作品版权的转移,只是基于不同载体转让听歌的权利,只不过前者的体验更加新奇。
因此,NFT并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大多数音乐人的困局。而当NFT不得不依附于粉丝经济加以运转,数钱的,就注定还是那些有流量的音乐人。
从目前披露的“TME数字藏品”内测界面来看,腾讯音乐将推出的音乐NFT产品为限量版数字专辑,“幻核”推出的“限量版‘十三邀’黑胶唱片NFT”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数字专辑的购买需要抽签或手速,从销售模式上来看,这与出售明星周边其实没什么两样。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NFT更具有收藏价值,但收藏需要物件本身就具有较高价值或者说是“名气”。
音乐|腾讯音乐跑步入场,NFT会成为音乐人的普惠革命,还是少数头部的新镰刀?
文章插图
抽签、拍卖、上不封顶的价格以及在二级市场的自由流通,同其他形式的NFT一样,音乐NFT是不可控的。就像Beeple创作的数字画作NFT拍得6934万美元的高价,未来某位音乐人的限量数字专辑也可能拍出天价。
当音乐NFT成为了币圈资本的新游戏,它为音乐行业带来的新变革也终将是流量为王的老套路。
结语现阶段的NFT热潮和币圈游戏一样,存在很大的“泡沫”,这种泡沫很可能被注入本就略显浮躁的音乐市场中。而这一泡沫,从音乐的广泛传播要求与NFT的私人收藏性质间的矛盾可窥见一斑。
与画作不同,音乐作为听觉艺术,需要的是广泛的传播,而非停留于展示。由于音乐与画作版权归属的不同,音乐NFT的购买者甚至不能像画作收藏者一样将其进行公开展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买了一幅NFT画作可以随意展出,买了一首NFT音乐则不能,毕竟音乐作品没什么原件复制品之说。
因此,在虚拟与现实的差异不断塌缩的“内爆”中,NFT购买的其实是一种占有的感觉。它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转移到了一个更加虚无的数字领域,建立了一种新的符号消费。与其说我们在收藏音乐艺术,不如说我们在享受将其转化为个人资产的掌控欲与虚荣心。
究其根本,艺术或许只是NFT热潮中的一位站台演员,NFT的艺术属性不过是金融市场中加密潮的新外衣。但是,明晰NFT的本质与其可能的风险,也并非是因噎废食,而是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上的调整。
毕竟任何可能给行业带来改变的机会,都不应被完全拒之门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