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吸引养猪户转行——“生态富民看衢州”系列报道之九(多图)

彭耀新相关小知识,以下是蜗牛吸引养猪户转行——“生态富民看衢州”系列报道之九知识相关内容: 今日新鲜事/font>
核心提示:
今日新鲜事br />生猪养殖整规后,廿里镇彭家村养猪大户彭耀新正为养什么犯愁,一只白玉蜗牛吸引了他 。养蜗牛“钱”景好,促使他转行办起了蜗牛养殖场,几经周折,终获成功,收入不比养猪差,吸引了周边48户养猪户与他合作养殖蜗牛 。他们完成了转型,迎来了养殖产业二次创业发展机会 。内容来自br />10月16日晚上,衢江区廿里镇创园蜗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耀新忙着给几个蜗牛养殖户分钱,这是当天四千五百多公斤蜗牛销往嘉兴后所得的货款 。“产量增加得很快,这个月估计能突破1.5万公斤,分钱分得挺开心 。”彭耀新说 。br />彭耀新原是廿里镇彭家村的养猪大户,生猪存栏达四百多头 。2014年开始生猪养殖整规,彭耀新六百多平方米的养猪场被拆迁,便在村边山上新造了一个三百多平方米的养猪场 。原本以为规模缩小、移栏上山后还可以干老本行,谁知彭家村被列入禁养区,他的新猪场只好闲置 。https://www.br />彭耀新面临转型,可往哪转,令他头疼 。“那阵子自己像只无头苍蝇,到处打听不养猪了做点什么能挣钱的消息 。”偶然一次机会,彭耀新遇见以前一起做生猪生意的嘉兴朋友,他在早些年就转型养殖白玉蜗牛,效益很不错,朋友也答应为他牵线搭桥 。https://www.br />2015年8月,彭耀新花了5000元买了1000只蜗牛种 。由于零技术起步,湿度、温度都掌控不好,结果养了半年,还没看到收益,蜗牛种就死了一半 。剩下的产了卵也大部分孵不出小蜗牛 。好不容易捡了几十斤大蜗牛,商家嫌太老了,肉质不好,半价收购 。copyright /font>
经历了半年摸索,彭耀新渐渐掌握了基本技术 。“养蜗牛要有一定规模,小打小闹成本就高了,不管怎么说养蜗牛的风险比养猪小 。”经历过起起落落市场洗礼的彭耀新始终保持着一种向前看的眼光 。2016年春天,他又花10000元钱买了2000只蜗牛种 。门口的那片橘树挖掉后种上番薯等多叶植物,地里放养蜗牛种,在自然状态下产卵、孵化 。不到一亩地,却放养了几百万只小蜗牛 。新建闲置的养猪场被隔成上下五层、共700个50cm*70cm养殖成年蜗牛的小格子 。copyright br />去年8月5日,对彭耀新来说是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他家养的第一批1000公斤成品蜗牛上市,每只重达50克,每公斤16元 。更可喜的是除了留种外,每个月都有1000公斤以上的成品蜗牛出售 。去年11月,衢江区创园蜗牛专业合作社成立 。[985424.com]
彭耀新转行致富的消息在周边传了开来 。一批正苦苦寻找转型出路的养猪户找上门来,纷纷加入蜗牛养殖合作社 。“我负责提供蜗牛种,每只5元,还提供专用饲料、养殖技术辅导,并以保护价收购统一销售 。”彭耀新说,现在养殖户已发展到48户 。https://www.br />村民彭真仁去年9月买了3000只蜗牛种开始养殖,5个月后就有蜗牛上市了 。“规模比我还大,平均每个月能卖1500公斤蜗牛,今年收入估计能破30万元 。”彭耀新说,养蜗牛的人越来越多,他求之不得 。当一个地区每月提供蜗牛总量达到15000公斤以上时,就可以设一个初加工点,这样物流成本降下来,利润还能增加 。今日新鲜事br />网民围观: www.br />
柯山达人:生猪是衢州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现在生猪养殖整规,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不能养猪了,面临转型、转行问题,养蜗牛倒是一个转型的思路 。[985424.com]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养猪多年,技术上、思维上都比较单一,政府需要找一个好项目,扶老百姓一把,再送一阵,让他们重新找到增收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