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编辑导语:产品要如何满足用户期待与用户需求,实现更好的落地?其中,做好市场调研与用户调查、找准自身定位是必要选项。本篇文章里,作者对印象录音APP的上线做了分析测评,并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笔记工具的分析,尤其是对于印象笔记的产品思考:高度怀疑!印象笔记的产品经理是运营出身。
今天就从印象笔记公众号收到了推文,说是上架了一款专业录音机APP,号称过耳不忘,帮你打字,实时同步。这倒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不去整花里胡哨的鸡肋,怎么干起正事儿了?
当我深度体验之后,我对这款软件综合评价,不能说是一般,只能说是稀碎,甚至,我陷入了自我否定,我怎么能对印象团队有期待呢?
太特么不应该了啊。
当然,也有人说,其实每一次自我否定都是成长,我深深地感觉,这次印象团队直接带我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说是深度体验,其实我言重了,因为这压根没啥内容啊。注意,没内容可不等于简约设计,作为十八线城市的资深产品汪,写了这么年竞品分析,这点我自信还是能分得清楚。
首先,简单介绍两句这款“专业录音机”软件,不说太多,一是时间问题,二是真特么没有啥功能啊。
印象录音机这块软件,总的来说,就是印象笔记的语音转文字版的功能阉割,核心功能其实有三点,一是录音功能,二是语音转写,三是同步保存至印象笔记。
第一,录音功能。
录音功能整体及格:界面清新,音质清晰,暂停,可以标记打点内容。从软件功能来说,是一个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是从外部看,这个功能已经烂大街了,几乎每个录音机类软件都支持,但对于印象录音机来说,也算是内卷出来的功能了。
但缺少很多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倍速播放、裁剪等。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第二,语音转写功能。
语音转写功能可能是印象录音机最核心的商业功能,但我认为也是最烂的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业务调研不够深入,导致商业模式过于粗糙。
我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们产品经理肯定没有做好竞品分析。都什么年代了,大清朝早就亡了,收费竟然是按时长收费,而且还有有效期,不看竞品吗,同类录音机软件,99包年不限时长,买两年会员再打折,功能全六神装,各种姿势全解锁他不香么。可印象录音机就要逆市场化而上,偏偏就要按时长收费,我特别想问下,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
说实话,当我打开软件的那一刻,我就感觉到了,这是阉割版的印象笔记,随处可见的熟悉画风。可我还是有一丝期待,原想着,既然单独把功能升级成了产品,至少会把收费模式改一下吧,结果大失所望又难以理解,这是怕让用户体验太好吗?
其次,收费标准过高,没有用户诚意。
既然模式是按时长收费,收费总要合理且有竞争力吧,我太天真了,打折后88元,5个小时,1年内有效,按秒计量,一秒的羊毛你都别想薅。
还1年内有效?恐怕用户是真的觉得好搞笑,竞争对手会偷着笑,对不起,可能没有人会把印象录音机当竞争对手,几乎可以推测,这就是瞄准老用户的收割。
建议学习下党史,什么叫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脱离了用户怎么能持续?
再者,功能不够丰富。
缺少诸如翻译、复制等基础功能,另外,拖动音频条,直接对接显示文字位置的功能也没有,甚至根本没有拖动条,只是点击时可以查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