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二 )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印象录音机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某主流录音转文字APP,功能秒杀印象录音机
第三,同步至印象笔记功能。
录音文件可以直接同步至印象笔记,在我看来,既是体系内的闭环体验,又是对外拓展的绊脚石,但总体来看,是个鸡肋。
对于印象笔记内的会员来说,体验不错,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是印象笔记会员了,为啥单独用这个软件呢?印象笔记本身就有这个功能。
对于外来用户来说,上文已经说了,首先就存在目标用户偏差的问题,定位根本就不太可能带来外部的付费用户,就算真有外部用户,人家用的未必就是印象笔记,虽然可以分享,但理解成本就高了,交互路径也长了很多。
所以,这个功能对于自家的用户不需要用,对于外来的用户不愿意用,有点像《左传》说的那样: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好不鸡肋。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满满的都是印象笔记风
说完了功能,说下整体感受。
满怀期待地体验了一下新产品,失望而归,个人主要感受如下。
首先,就是缺乏市场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仓促上线好像在向市场试错,拿出的却是毫无诚意的作品,真的就是极度阉割版的印象笔记。
商业模式定位不当,收费定价又缺乏市场参考,产品内容简陋空洞,拼凑感十足,连UI设计等好几个页面,真的就和印象笔记一模一样,隐私条款还是印象录音机,可服务条款却忘记改了(可能上线仓促),直接显示是印象笔记。大哥,走点心好吗,这毕竟是两款不同的产品啊。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印象录音机的服务条款,打开后
其次,以印象笔记品牌名称沿用命名,会极大地影响印象笔记的口碑,对于新产品不一定要用原产品名称,因为原产品已经有了用户氛围、产品调性,积累起来的口碑,会被新产品所影响,甚至是拖累。
最后,也是最大的感觉就是和用户脱节严重。还是之前提到过的,运营思维远远大于产品思维,又远远大于用户思维,产品格局小了,小了太多了。
鸿星尔克的创始人吴荣照,在被网友疯狂追逐和热情点赞时表示,鸿星尔克只是中国万千企业中的一个,而他自己也是埋头创业者中的一名,他们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不忘初心,想把产品做好而已。
这又是一种格局。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
文章插图
#专栏作家#产品大峡谷,公众号:产品大峡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七年B端产品经理,供应链物流与金融领域,擅长需求设计、业务指导、商业观察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用户|印象录音机产品体验报告:建议集体学习鸿星尔克】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