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面对曹魏要处于绝对下风,诸葛亮为何还要穷兵黩武?( 二 )


而事实确实证明 , 蜀汉军队的战斗力是呈下降趋势的 。https://www.br />其三 , 以一州之地抗衡整个北方 , 蜀汉打不起持久战 今日新鲜事br />三国各自的疆域 , 若按地图上的大小来看 , 差距貌似并不大 。但在那时 , 比较各地的实力 , 并不是看面积大小 , 而是土地的开发情况、人口的密集程度;那时的中原地区 , 是华夏文明的繁衍地 , 经过千百年的开发 , 人口密集、土地富饶 , 史书中的“中国” , 起初指的正是中原;反观南方 , 则“地下卑湿” , 气候炎热、湿气重 , 再加上生产力的限制 , 导致地广人稀 , 经济条件落后 。一直到五胡乱华时期衣冠南渡后 , 南方才得到了较大开发 。今日新鲜事br />
下图是东汉各州的划分 , 由此可见 , 蜀汉只占据了一州之地 , 看起来地方挺大 , 但实际上挺虚的 , 因此诸葛亮在奏章中诸葛亮质问朝臣:“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支久……” , 想打持久战 , 得有一个基本前提:本方的实力和恢复能力碾压敌人 , 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985424.com]
其四 , 时间越久 , 中原民心对汉室就越疏离 copyright br />汉室前后持续四百年 , 对当时的民间仍有一定号召力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 , 曹魏辖内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悉数反叛 , 响应蜀汉军队 。人心的向背 , 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实力的短板;但若随着时间的推移 , 曹魏政权日益稳固 , 那些对汉朝廷有感情的老人们逐渐离去 , 蜀汉收复中原将会愈发困难 。今日新鲜事br />因此 , 综合以上因素 , 时间对曹魏有利、对蜀汉极端不利 , 诸葛亮在七年中连续5次北伐 , 就是想趁北方生产力还未全面恢复之际 , 抓住双方差距最小的时机赌上一把 。www.br />
明知面对曹魏要处于绝对下风,诸葛亮为何还要穷兵黩武?
文章图片
人无外患 , 必有内忧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 外部敌人的存在 , 往往会成为促进内部团结的动力;反之 , 若对外歌舞升平 , 对内往往会因为利益的划分等因素逐渐矛盾重重 , 最终分崩离析 。古今中外都是这个理: [985424.com]
淝水之战时 , 面对前秦的近百万大军 , 斗了数十年的东晋几大家族:王氏、谢氏、桓氏空前团结、同仇敌忾 , 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但危机过后 , 他们没有趁着北方分崩离析的机会挥师北伐 , 反而再度陷入了狗咬狗的内斗 , 坐视中原再度形成相对稳定的强势政权 。www.br />在宋朝之前 , 中原王朝的覆灭基本都出自内因 。西汉经过百年战争 , 在汉宣帝时期解决了劲敌匈奴;但在失去外敌后 , 后续的几代统治者完全失去了进取心 , 政治日渐腐败、外戚专权、土地兼并严重 , 最终导致了王莽篡权、绿林赤眉大起义;司马氏的晋王朝虽然一统三国 , 但在失去敌人后 , 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内耗 , 八王之乱将西晋的武力消耗殆尽 , 从而给了内迁少数民族武力夺权的机会 。其后的隋唐同样如此 , 在强势消除了外部威胁后 , 迅速陷入了内乱 。[985424.com]
这个道理 ,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也不过时 , 身为世界的超级大国 , 美国在任何时期都要为自己找个假想敌 , 其中既有经济利益的关系 , 也是出于团结国内的多种族、多元文化的考虑 。https://www.br />而诸葛亮当时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刘备入蜀 , 本质上是率领荆州势力武装夺取益州 , 通过利益的重新划分 , 他们虽然获得了当地大部分士族的认可 , 但并不代表蜀汉政权就是铁板一块 。比如在得知刘备死后 , 南中各郡瞬间就爆发大规模反叛事件 。[985424.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