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子去向何方 自助捐精遭遇法律伦理双重风险【多图】( 二 )


由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与父亲没有血亲关系,也不存在收养关系,更不是继父继子女的关系,因此,不能用传统的亲属法理论和法律规定直接确定人工授精情况下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如果孩子生母无法证明丈夫知情,那么丈夫可能会因孩子非亲生而提出离婚,同时不承担抚养费等 。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受精一方所生的子女是否能要求供方提供抚养费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存有法律风险 。”陆凤麟说 。br />寻找自助捐精的平台很简单 。通过搜索引擎,自助捐精网、求精QQ交流群等随处可见 。而这些民间捐精平台的主人也往往是自助捐精的受益人 。copyright /font>
采访人员通过QQ联系到了一位自称为“天”的捐精者 。“天”自我介绍:本人身体健康,目前正在国内一知名大学(211工程)攻读博士学位 。不吸烟,不喝酒(只在社交场合喝一点,酒量一般),无不良嗜好,爱好音乐、电影、运动 。父母双方身体健康,祖父耄耋之年,祖母已过古稀,每顿能吃一小碗饭;2008年外祖父去世,享年87岁,外祖母健在,已经93岁 。有长寿基因 。https://www.br />“5000元,保证怀上为止 。前往你方城市往返交通费、食宿费、体检费等费用由你负责 。” 内容来自/font>
“你是哪个学校的?”采访人员问 。今日新鲜事br />
“天”立马回复一段“令行禁止”:不可询问对方职业、单位等个人信息,并且有保密的义务 。除非涉及公检法部门调查刑事案件等,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所知信息;捐精成功后一切事务与捐精方无关,捐精方不承担任何诸如人工授精成功所生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等等 。内容来自br />“最好能找一个委托代理人代办见面之类的事 。”天”说,这是因为按规定,捐方与受方不得“认识” 。copyright br />
在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中,确立了互盲原则 。凡使用供精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供方与受方夫妇应保持互盲、供方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务人员应保持互盲、供方与后代保持互盲;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捐赠者不可查询受者及其后代的一切信息,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等 。https://www./font>
因此,对于供受双方一起前来捐精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不会施行手术 。[985424.com]
同胞兄妹或姐弟婚配概率增加 br />
与法律风险相比,更多的人关注自助捐精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 。《婚姻警戒线》作者、浙江乾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柯直坦言“:如何保证精子的质量?如果供者患有遗传病之类的,难保后代的健康 。而且可能被认为是通奸后生子,女方与捐精者可能会承担道德与经济风险 。” https://www./font>
“要是两个同精源的孩子结婚了,那不是等于近亲结婚?”柯直的担心道出了舆论热议的根源 。copyright br />
据统计,如果一个供精者让5个妇女受孕的话,那么同一供精者下代血亲通婚的概率是八千万分之一 。基于此,《办法》中明确规定,供精者只能在一个人类精子库中供精;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 今日新鲜事br />
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而作为手术医院,都会保持与手术夫妇的联系,以便掌握受孕信息,从而统计精子的使用次数,避免浪费精源 。www.br />
但自助捐精由于没有备案,既不受这一规定的约束,也不存在5次使用的限制 。那么,发生同胞兄妹或姐弟婚配的概率就会增加 。https://www.br />此外,柯直还认为,由于自助捐精不设中间方,供需双方彼此熟知对方的信息,给双方及后代的隐私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威胁,也可能会导致捐精者借隐私向对方索要钱财等情况发生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