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之路|重新出发的陌陌,新故事不好讲


社交之路|重新出发的陌陌,新故事不好讲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外参(ID:jrwaican),作者:金融外参,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一直以来,互联网大厂在社交领域的战火就从未停熄。不过经过多年的激烈比拼,腾讯旗下的微信则凭借超12亿月活的优势,成为了熟人社交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然而,相比于微信,同处社交领域的陌生人社交赛道上,却至今未能出现一个“行业巨擘”,即便是坐在陌生人社交头把交椅的陌陌,也远没有取得微信如今的成绩。
陌陌作为国内陌生人社交的开创者,虽然凭借其在行业的多年深耕,手中握着大量的流量,但其商业化变现却不尽人意。如今随着众多新型社交产品的兴起,陌陌在陌生人社交领域一统江湖的日子已然远去,于是做出改变就成了其突破瓶颈的必然选择。
摆脱“陌陌”的“局限”近日,陌陌App的运营主体陌陌科技宣布,将公司的法定名称从“Momo Inc.”更改为“Hello Group Inc.”。正值陌陌App上线十周年之际,陌陌科技突然更改公司名称,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一方面,陌陌名称发生变更,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承载新业务。如今陌陌的业务不单单只有社交,其业务范围已经变得极其多元化。不仅包含了陌陌App、探探App这类社交业务,还有陌陌影业、酷博特文化等影视业务。显然现在“陌陌”这个名字,已经不能完全涵盖陌陌的整体业务了。于是,朝着集团化转型的陌陌变更公司名称,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方面,对于公司名称的变更,陌陌也有着重塑企业品牌形象的考量。为了快速吸引新用户,陌陌多年来一直在打擦边球,这种做法虽然确实助其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批流量,但同样由于“不良”印记,导致蜂拥而至的用户质量往往都不是很高,这也使陌陌的形象跌至谷底,而这一负面影响甚至一度蔓延到了探探上。为扭转负面形象,陌陌改名也就变得极有必要了。
实际上为了淡化主品牌的不利影响,陌陌也曾做过不少努力,但却都收效甚微。比如,陌陌此前就在短时间内连续推出了视频社交App“对眼”和“对对”,美妆社交App“芒西”,地理位置社交App“陌多多”,以及颜值社交App“哇偶”,还有熟人社交App“咔咔”等多款社交产品,企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改变陌陌在用户心中的固有印象,但却都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无论是从业务还是声誉上考量,陌陌改名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改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儿,陌陌改名的背后必然还蕴藏着更多的战略思考。
更年期不适从集团层面上来看,陌陌这次改名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陌陌希望保住陌生人社交的“基本盘”。在年轻、时尚的陌生人社交江湖中,曾经风光无限的陌陌,如今在陌生人社交上的光环早已不再,成长了十年的陌陌也逐渐迎来了“中年危机”。
首先,日趋严格的监管力度,使陌陌的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限制。陌陌自问世起就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随着其负面新闻多次被媒体报道,平台也数次受到了监管机构的查处。比如,探探就曾一度被下架,陌陌也有一段时间暂时性关闭了用户发布动态的功能进行自查,而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也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了一些压力。
其次,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使陌陌主营业务的增长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新兴陌生人社交软件Soul兴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陌陌最强劲的对手。而作为陌陌营收担当的直播业务,也难以与虎牙、斗鱼、快手等直播平台匹敌。相比陌陌,Soul的年轻化和“虎斗快”的多元化显然对用户有着更强的吸引力;而且随着付费用户流失,陌陌的重要指标下滑也是在所难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