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自1959年的《儿童权利宣言》到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在联合国大会上被批准以来,在二战后的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儿童的保护也成为了共识。但随着近年来通过互联网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不时出现,日前苹果方面宣布,将与专业组织合作推出全新的儿童安全功能。
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文章插图
8月7日,苹果在官网正式发布“扩大儿童保护”公告,宣布将在iOS 15、iPadOS 15,以及macOS Monterey系统中,推出3项新功能为儿童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分别为Messages通信安全、Siri搜索拓展以及iCloud照片检测。
然而,苹果的善意之举却在海外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当多人肯定了这一举动的初衷,但对具体做法持反对意见,更有超过4000余家组织和个人联署公开信,敦促其放弃“儿童安全”功能。这封由安全专家、密码学家、法律界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等共同发起的联名信,谴责苹果这项新技术侵犯个人隐私,其中既有爱德华·斯诺登这样的名人,也有此前为苹果加密和隐私政策摇旗呐喊的电子前沿基金会(EFF),以及社交软件WhatsApp的CEOWill Cathcart,以及Epic Games CEO Sweeney。
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文章插图
那么,苹果宣布即将推出的这项功能,到底如何触动了这些人的神经呢?具体来说,引发争议的是其中iCloud照片检测功能。据悉,苹果计划根据美国国家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中心(NCMEC)资料库中已知的信息,来扫描用户的iCloud照片库,以寻找匹配的内容和儿童信息,以帮助加强对儿童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也就是说,苹果方面将利用iPhone、iPad、Mac的机器学习能力,扫描上传到iCloud的照片,此后与美国NCMEC提供的数据库进行对比,一旦系统检测发现匹配的图片达到阈值就会开启人工干预,并向相关机构发出警报。
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文章插图
当然,苹果肯定不是直接在云端扫描用户iCloud里的图片信息,而是利用A系列、M1处理器的AI算力在本地进行检测。并且苹果方面也不会直接查看用户的相册内容,而是使用一种名为“NeuralHash”的加密技术,在确保相同且视觉上相似的图像具有相同哈希值的基础上,将NCMEC的数据库以及用户设备上的图片分别提取出一组“哈希值”来进行比对。
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文章插图
据悉,这一匹配过程将由“私有集交集”(PSI)加密技术提供支持,而PSI技术则是雾计算的成果。作为云计算的延伸,雾计算的数据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非性能强大的服务器集群,这就给了苹果让“iCloud照片检测”运行在用户本地的基础。同时,PSI计算允许两方实体,也就是NCMEC资料库与用户iCloud中的照片在不泄露除交集结果以外其他信息的前提下,计算出双方实体的集合交集。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iCloud照片检测”为使用NeuralHash的比对结果设计了“阈值秘钥分享”,只有比对结果超出临界值,设备才会自动回报,并授权给苹果浏览内容的权限,下一步才是进入人工审查以确认是否有违法事件,确认才会通报给NCMEC。苹果方面对此宣称,这一阈值拥有极高的准确度,可确保每年错误标记账户的概率低于万亿分之一。
端到端|苹果将推出的“儿童保护”功能,为何会引发争议
文章插图
从苹果无法看到用户具体的iCloud照片、而是只能看到一组哈希值,到检测是在用户本地设备而不是在云端进行,再到准确性极高的阈值设定以避免殃及无辜,这一套设计看上去可谓是滴水不漏,既实现了保护儿童的目标,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抵触心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