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传承,圆梦金温铁路【多图】( 二 )


“温州靠海,市区大片的海积平原,而金温铁路温州段有四分之一属于软土路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淤泥上修路 。”俞永辉回忆说,“几次工程中遇到险情,哪怕是半夜三更,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睡觉都是提心吊胆 。”克服重重困难后,1997年7月26日,金温铁路全线铺通 。www./font>
儿子接班,三代情缘 今日新鲜事br />1998年6月11日清晨,温州火车站内锣鼓喧天,挤满了人群 。剪彩仪式上,俞永辉带着儿子俞红光一起见证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早晨七点整,伴随着一声长鸣,由温州开往杭州的604次“海鹤号”列车载着数百位旅客缓缓驶出车站,温州人从此坐上了火车 。https://www.br />今年72岁的李洪芬是那趟首发列车的正司机 。“握着操纵手柄,望着窗外呼喊的人群,当时心情真是激动,自己的家乡终于通上了火车,很荣幸能作为首发列车的司机驾车前行 。”略显斑白的两鬓,并没有抹去他二十年前的记忆 。“当时的首发列车,从温州站出发后,每经过一个地方,站台上都挤满人群,尤其是丽水、永康更是人山人海,金温铁路通车对这些沿线城市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 内容来自br />1995年4月18日,李洪芬作为铁路部门支援金温铁路建设发展的技术人员调派到金温铁道公司,驾驶着火车头,运送等待铺设的钢轨 。时间长了,他也开始熟门熟路,哪里需要减速,哪里要加油,脑海中早已有一张地图 。“青田到丽水间弯道多,曲线半径小,需要经常控制车速保持平稳;永康到武义间有较长上坡,载重的货物列车需要开足马力……”李洪芬只要看一眼沿途的景色,便能知道身处金温线何处 。内容来自br />身处改革的潮头,浙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这些年来发生在金温铁路的变革,李洪芳也看得一清二楚 。他翻出了几本不同时期的火车时刻表:原先金温铁路刚开通,一天只有两对客车,一对是温州到杭州、一对温州到金华 。“后来沿线客流开始旺盛,旅客列车逐步增多,最多的时候能有十几对列车 。” www.br />【三代人传承,圆梦金温铁路【多图】】不仅客流增长迅猛,货物运输也逐步增加 。2001年4月6日,金温铁道公司开通了温州西站至莫斯科直达国际集装箱专列,温州的服装、鞋包可以直接走出国门,通向欧洲 。见证这一切的,正是俞永辉的儿子俞红光 。在金温铁路开通的第二年,他接过了老爸的接力棒,来到了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货场,成为基建管理负责人,继续着这段难舍的铁路情缘 。“我刚来的时候,只有4座囤放货物的货仓,后来货物量递增,就开始扩建,如今总共有12座货仓 。” copyright /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