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八大王”,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多图)( 二 )


石锦宽始终兢兢业业,之后他接连到过好几家企业担任厂长,直到60多岁退休 。今日新鲜事br />多年过去,石锦宽的故事在柳市一直被人记着 。同样在柳市创办工厂的张成信专门以石锦宽的故事为原型,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春风梦》 。最近,他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剧本《潮起温州》 。www./font>
“合同大王”李方平 www./font>
心怀执念50岁再创业 www.br />作为当年的“八大王”之一,“合同大王”李方平,是为数不多依然坚持的创业者 。www./font>
“八大王事件”之后,李方平来到了上海,将柳市生产的五金电器卖到了这个国际大都市 。“那时大约有15个员工,我在上海买了一辆卡车,基本上一天可以做1万元的生意,一年交易额几百万元 。”李方平说 。内容来自br />
1989年的冬天,李方平成为乐清第一批出国人员之一 。他先带着家人到了泰国,然后到加拿大“定居”,与大多数出国的温州人一样,经营餐馆和超市 。www.br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快车道”,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 。侨居国外6年的他,萌生了回国发展的念头 。copyright /font>
1996年,李方平从加拿大回到祖国投资发展,先后在浙江杭州和山东泰安做房地产生意,建造了庆春路上的嘉德广场和泰安嘉德现代城 。br />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方平接触了人工耳蜗研发工作 。他随后投入300多万美元,先后成立美国和杭州的诺尔康公司 。“当时我已经50岁出头,也算赚了些钱,想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李方平说 。内容来自/font>
如今,李方平把公司设在了杭州城西,毗邻阿里巴巴总部 。年逾六旬的他谈起这项为听障人士谋利的事,眼神里依然闪着光芒,依然激情满怀 。[985424.com]
就这样,李方平凭借着对高科技产业的坚持与执着,建成了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一家实现全年龄覆盖且全面产业化销售的人工耳蜗企业,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企业高价垄断,让全球8000多名听障人士重获“新声” 。内容来自br />“让听不见的人可以听见,让看不见的人可以看见,让站不起来的人能够站起来 。”李方平的三个梦想常被人津津乐道 。公司的多项研发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他在公司显眼的位置上,专门腾出一个房间,陈列着每一项专利和荣誉奖牌 。[985424.com]
这位做低压电器和房地产起家的浙商,在人工耳蜗领域算不上专业,但是他对于这份工作的执念,却是公司中最强的 。他动情地说:“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我们的产品获得了新生,我就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我最大的心愿是让中国2780万耳残人回归有声世界,快乐地生活! br />
敢为人先,造福大家,我们在李方平身上看到了“八大王”精神的延续 。https://www./font>
温州“八大王”,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多图)
文章图片
温州“八大王”,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多图)
文章图片
【温州“八大王”,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多图)】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