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匠用梅园石雕刻的石狮子已成日本国宝级文物【多图】( 二 )

【宁波工匠用梅园石雕刻的石狮子已成日本国宝级文物【多图】】今日新鲜事br />
鄞江悬慈村村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石雕传承人鲁财定常购买诺盛公司的梅园石毛料,在他的妙手之下,梅园石化为狮子、飞龙、凤凰等不同姿态,栩栩如生 。https://www./font>
“我16岁学艺,20岁出头开始雕刻,至今有30多年了,雕刻过的梅园石不计其数 。我觉得,未开采前的梅园石,可能貌不惊人,但加工之后,它的色泽呈浅灰或浅紫,很大气,而且它质地细腻,硬度适中,雕起来比较顺手 。现在,梅园石不仅是一种石材,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是宁波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鲁师傅这么说 。br />石头的足迹:跟随工匠,远涉重洋 www.br />从古至今,梅园石伴随甬上石工和甬商的足迹,去往上海、北京乃至日本,或是成为从宁波港出发的各国船只的压舱石,远渡重洋 。br />“日本东大寺南门有一对用梅园石雕刻的石狮子,连座通高2.5米,两前肢直立,两后肢蹲踞,面向正前方,昂首挺胸,它们是当年明州工匠伊行末雕刻的,如今已成日本国宝级文物了 。”昨天,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博研究馆员谢国旗告诉采访人员,今年5月初,他参加了民间自发组织的“海丝访问团”,前往日本九州、奈良、京都等地,探访海丝路上的宁波活化石,行程之一,就是前往东大寺 。今日新鲜事br />在谢国旗口中,数百年前的场景,仿佛被拉回到眼前: www./font>
1180年,日本奈良的东大寺被焚烧殆尽 。朝廷急于修复,但因工匠难寻而被迫停工 。多次入宋、曾为阿育王寺运送木材的重源上人想到了技艺精湛的明州工匠,他找到匠师陈和卿,邀请陈帮忙修复东大寺 。当时,陈和卿率领商船在日本九州开展贸易,他答应了重源 。br />由于东大寺修复工程浩大,不可能独立完成,尤其是石雕,在当时的日本并未发现合适石材,于是,陈和卿回明州邀请了伊行末等多位顶级工匠,还采购了梅园石来到日本 。在陈和卿的指挥下,伊行末等明州工匠以明州寺院样式,与日本工匠一起修复了东大寺,修复过程中,梅园石派上了不少用场 。伊行末更是将梅园石雕出明州式样的石狮,置于东大寺南大门 。内容来自br />“伊行末完成东大寺援建后,在日本定居,他的精湛技艺传承后裔八代之久,形成了在日本赫赫有名的伊派石匠集团,由此,明州工匠的精神也一直留在了日本 。”谢国旗说 。www./font>
石头的传奇:从古至今,传递着文化和友谊 copyright br />“如今,宁波把梅园石的石雕作品当作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屡次赠送给国外友好城市 。”杜建海介绍,2007年、2010年,宁波市将两对梅园石雕刻的“文臣武将”石像分别赠送给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德国海德堡市,2009年,为纪念宁波与日本长冈京市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宁波市政府向该市赠送一对梅园石云纹雕花抱鼓,“这种文化交流,更加赋予梅园石作为宁波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 https://www.br />宁波作家寒石,也在《行走的梅园石》一文中写道,如果说日本东大寺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梅园石早期行走海外之见证,2007年、2010年先后出使意大利佛罗伦萨与德国海德堡的仿制东钱湖南宋石刻的两对“文臣武将”石雕则是今日宁波走向世界之写照,它们向世人传递着这样一些信息:我们来自世界东方的中国宁波,我们是那个古老民族的精神传承,我们向世界代言今日中国、今日宁波 。沉睡的石头是一个亿万年不醒的梦,行走的梅园石造就一个亘久的神话、一段不朽的传奇 。内容来自br />新闻延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