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庙是古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信仰,这种祭祀文化从华夏人类诞生就开始有了,历史进入夏、商、周之后,祭祀开始形成制度化,根据周礼的规定: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卿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祭祀祖先,平民百姓都不能开庙祭祀祖先 。所谓的七庙、三庙、一庙指的是祭祀祖先的数量,七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再加上高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始祖,一共七位祖先,祖先一旦多了,平庸的祖先还入不了庙呢 。
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这可是东汉自刘秀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异姓诸侯王,定都邺城,置百官、宗庙,以天子的礼仪出入警跸,并可以单独举行郊祭天地,曹魏的宗庙也就是在曹操称魏王之后开始建立起来 。
曹操|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文章图片

公元243年,是曹爽当政的时期,这个时候的皇帝是曹芳,只不过是个傀儡,主要决策人还是曹爽,这个时候的司马懿都被曹爽排斥,朝廷中真正做主的还是曹爽,曹爽为什么一下子弄了20个功臣入太庙?
道理很简单,曹爽当时想专权,就得获取支持,尤其是功臣的后人,所以曹爽把这些功臣入祀太庙,其实是想拉拢功臣的后人,曹真就是曹爽的父亲,曹爽当然要把曹真弄进去了,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注意了,只有去世的人才能入太庙,活着的不行 。
曹休、曹洪、夏侯渊是宗亲,夏侯尚是曹爽的姑父,钟繇、华歆、王朗、陈群、桓阶这些人是当时的世家大族,也是曹操时代的文臣,张郃、张辽、徐晃、乐进、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是曹操时代的武将,就连曹操不喜欢的朱灵,也被曹爽弄了进去,曹操要是知道他所怨恨的朱灵被曹爽弄了太庙,不得气得活过来啊,但这也没有办法,向来只有后人为前人做主 。
曹操|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三、第三次有1人从祀太庙
第三次是公元244年,尚书令荀攸从祀太祖庙庭 。
公元244年,还是曹爽当政期间,然后又专门弄了个荀攸进入太庙,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荀彧虽然反对曹操,与曹操政见不同,但是荀彧没有,曹爽此举还是为了拉拢颍川荀氏家族,毕竟荀氏是当时有名的大家族,人丁兴旺,家族人才辈出,值得曹爽来拉拢 。
四、第四次有1人从祀太庙
第四次是公元251年,太傅司马宣王(司马懿)从祀太祖庙庭 。
公元251年,已经是司马师当政期间了,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诛杀了曹爽及亲信一党,并且控制了曹魏政权,这一年皇帝曹芳都已经虚岁20岁,古人20而冠,应该要还政于皇帝,但是司马师显然不愿意,并且还把自己的父亲司马懿弄进了曹操的太庙,这本来就是笑话 。
曹操|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文章图片

司马懿都夺了曹魏的政权,把曹魏的皇帝变成了傀儡,却进了曹操的太庙从祀,这不就是后来当权者司马师故意如此操作的,司马师是为了让司马家的权势更进一步 。
五、第五次有1人从祀太庙
第五次是公元262年,军师祭酒郭嘉从祀太祖庙庭 。
公元262年,是司马昭当政时期,傀儡皇帝是曹奂,在两年前,曹魏皇帝曹髦被司马昭亲信贾充的手下成济所弑,然后司马昭立了曹奂为帝,为了消除负面影响,司马昭做了一系列补救,包括把郭嘉从祀于太祖庙庭,这就是一个形象工程,曹魏的天下都被司马家控制了,还弄什么功臣从祀太庙,不过是为了掩饰司马昭篡位之心罢了 。
曹操|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