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什么以四字为多?古代史书对此又有何记载?(组图)
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 。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 。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 。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br />
文章图片
copyright br />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 。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 。《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前面已经说过,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少于四字或多于四字的比较少;尤其少与于四字的成语,相形之下更少 。因此日本人讲汉语,就有“四字汉语”这种说法(见一九七八年版,吉田升等编著的《中学校现代国语》),也有的称为“四字熟语”(见一九七八年版,今泉忠义等编的《中学校国语》) 。不过他们列入“四字汉语”和“四字熟语”中的例语,在我们看来,有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说法 。如“左往右往”“上意下达”“执行犹豫”“质疑应答”之类 。又如他们把“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也都认为是“四字熟语”,我们也未便苟同 。“春夏秋冬”这是气象学名词,“前后左右”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位名词 。https://www.br />尽管这样,成语之显然有四字性是无可否认的 。例如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985424.com]
文章图片
[985424.com]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篇) [985424.com]
(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篇) br />
(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篇) copyright /font>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copyright br />(5)黔驴技穷: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题目是《三戒》,其中有一个小题为《黔之驴》 。“黔驴技穷”就是从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https://www./font>
(6)敝帚千金:(或说“敝帚自珍”)“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曹丕《典论·论文》) 今日新鲜事/font>
从上文看来,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 。或者把比四字为多的话缩减为四字,如“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或者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 。或者把一个用字较多的故事,编写为四字,成为一个成语,如“刻(契)舟求剑”“黔驴技穷”都是 。[985424.com]
推荐阅读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高智能方程式|为什么QQ飞车里能开蓝翔挖掘机?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gt2|拼多多 realme 超品日开启,这些价格让人难以拒绝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罚款|法国最高法院支持对谷歌处以1.14亿美元罚款
- 平湖市|嘉兴市平湖市
- 选品|2022年的今天,你知道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越来越火了吗?
- 沙利文|15.1万亿元规模的下沉市场为什么钱难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