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计渔业转向生态渔业,记者探访江浙多地,见证太湖最后的传统捕鱼季(多图)( 三 )


该负责人认为,捕捞方式的转变,将对太湖渔业造成深远的影响,太湖渔业将从生计渔业转变为生态渔业,从重数量、粗放型转变为重质量、集约型,科学有序的捕捞,将为市场提供更安全丰富也更有品质的太湖水产 。[985424.com]
悄然发生的改变 br />
渔民和渔村积极转型 [985424.com]
其实,这声和渔船的“再见”,对很多渔民来说,早有心理准备,也在积极应对 。www.br />“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想,我们这样的传统捕鱼方式迟早要退出的 。”9月16日下午4时,刚刚捕鱼回来的湖州吴兴区滨湖街道小梅村渔民朱凤根,看着舱里装的不到三分之一的鱼,发出这样的感叹 。[985424.com]
朱凤根说,9月初刚开渔时,他每天还能打起200公斤鱼,后来就一天天变少了 。虽然满舱和空归都是正常现象,但鱼类品种的减少更让他感到忧虑 。copyright br />今年60岁的朱凤根,已在太湖捕鱼40多年,他说,现在,鳗鱼、青鱼等比较名贵的水产已经很难见到 。由于9月捕捞过于集中,大量优质鱼虾被集中便宜售卖,非常可惜 。[985424.com]
在朱凤根看来,这次退捕,是太湖渔业的转型 。现在,他也打算和城里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 。“我们村有捕捞证的渔船有126艘,渔民200多位,平均年龄接近60岁,这次退捕后,一些年纪大的渔民可以趁此机会退休,我们也会为他们积极争取更多生活上的保障 。”小梅村一位村干部说,捕鱼是个苦活,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干,就算没有退捕的政策要求,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传统的捕捞方式应该升级 。今日新鲜事/font>
和小梅村一样,渔民年龄偏大,是各个太湖渔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渔港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金华坤介绍:他们村的渔民明显呈老龄化特征,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个传统渔村要有新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变 。[985424.com]
这个改变,最近几年,在很多太湖渔村已悄然进行 。在太湖渔港村年轻村民的培育下,该村的太湖十八浇面馆和太湖小院民宿已成为当地两大网红产品,越来越多的渔民通过发展餐饮和民宿业增收 。接下来,该村还将进一步挖掘渔村的特色和优势,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实现渔村更好发展 。[985424.com]
在湖州吴兴高新区幻溇村,占地9200多平方米的太湖渔市即将建成投入营业 。面对太湖退捕,幻溇村党总支书记叶建华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改变渔市的功能和定位,以适应这一变化 。今后,这个渔市将成为集渔文化展示、水产品交易、湖鲜体验、水产检测、水产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全业态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并希望通过它带动全村的发展 。内容来自br />面对退捕,不少太湖边的渔业工作者也在转变思路,寻找更多的增收渠道 。www.br />最近,长兴太湖街道新塘村的渔商徐伟华每天还会去太湖收购鱼虾,而他牵挂更多的则是自己承包的500多亩水稻田 。去年,他种植水稻的收益已超过50万元,如果今后不再从事渔业运销,他计划承包更多的水稻田 。和徐伟华一样,新塘镇大部分渔商也都谋划着新的主业 。https://www.br />为了让渔民获得更多技能,不少地方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9月18日晚上,电商培训班和电工培训班同时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保障分局会议室举行,来自新塘等渔村的12位渔民、渔商参加了培训 。“夏天起,我们已经开办叉车培训班、面点师培训班等多个培训班,培训了上百位渔民和渔商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保障分局负责人介绍 。br />“对于年轻人来说,太湖退捕,不一定就是个坏事,我还可以学更多的技能,生活也将有更多可能 。”幻溇村27岁的渔民张华说,“在太湖面前,我们一直在‘退’,生活却越来越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