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后 魏王李泰为何也被废掉[图]( 二 )
文章图片
同时,李世民则犯下了一个错误:虽然对长子不离不弃、费尽心思教育,但在不经意中却对嫡次子李泰高看一眼 。史书记载,李泰多才艺、善于写文章,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享受了以下特殊待遇: copyright /font>
被允许自行设立文学馆、吸纳文人(意味着能够形成政治派系,就像当初李世民在天策府招揽文人一样); 内容来自br />由于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李世民允许他可以坐着轿子入朝,这是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殊荣; copyright br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亲临李泰宅邸,还刻意在长安范围内颁布赦令、免除了所在地百姓的当年租赋,并对魏王府的官员们大加赏赐; www.br />李世民每月配给李泰的银钱财物,额度超过了太子李承乾,以至于谏议大夫褚遂良专门上书劝谏,提醒李世民不可以违反制度,让“当亲者疏,当尊者卑”; 今日新鲜事br />后来,李世民又破例让李泰入住皇宫的武德殿,这次魏征也看不下去了,他愤而上书一封,使得李世民收回了成命 。www.br />
文章图片
正是对李泰的特殊恩宠,才在无意中刺激了对方的欲望;特别是看到哥哥腿脚不方便、有损大唐形象时,李泰的夺嫡之意越发强烈 。他在朝廷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亲信韦挺、杜楚客甚至带着钱财为他“要结朝臣,津通赂遗” 。copyright br />
而李承乾对这种局面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两人各显神通,搅得朝廷暗流涌动,甚至还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 。” /font>
随着形势的恶化,李承乾、李泰兄弟也逐渐走到了与玄武门相似的一幕 。公元643年4月,在凌烟阁功臣侯君集的支持下,不甘心失败的李承乾意图发起政变,不过因人告密而东窗事发、宣告流产 。www.br />随后,在面对父亲的诘问时,李承乾如是说: https://www.br />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 。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 。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 。www.br />
直白点说:自己贵为法定的太子,怎么会有发动政变的道理?只是因为李泰处心积虑、步步相逼,自己在情急之下、受了心怀不轨者的教唆,才走到了这一步 。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正好让他得逞了 。copyright /font>
文章图片
李承乾的这番话,无异于再度揭开了李世民内心中本已接近愈合的伤疤: [985424.com]
自己在皇位上拼了17年,表现也许并非尽善尽美,但绝对称得上文治武功、为大唐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即使如此,当初在玄武门手刃兄弟这一事实,仍是自己心中迈不过的坎 。copyright br />悲剧的是,眼下自己的亲儿子却也要步上自己的后尘;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自己确实像父亲当初那样,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985424.com]
因此,随后李世民对身边人说:“承乾说的也有道理,他固然大逆不道,而李泰也居心险恶,两人决不能当太子 。并且,如果我立李泰当太子,那就等同于告诉世人,储君之位可以通过苦心经营而来 。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要弃置不用,这一规定要传给子孙后代 。” copyright br />此外,基于对几个儿子性格的了解,李世民认为,如果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势必没好果子吃;但假如李治接班,李承乾、李泰必定会安然无恙 。今日新鲜事br />
随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泰被降级,但都保住了性命 。同时,如李世民预料的那样,为人仁厚的李治上位后,对当时仍在世的李泰优待有加,并没有加以迫害 。
推荐阅读
- 人事|阿里“太子”被废,马云女弟子“接班”
- 偏门|最没前途的几类工作,工资涨得少,你还会“废掉”,最好尽早换行
- 工资|最没前途的几类工作,工资涨得少,你还会“废掉”,最好尽早换行
- 李弘|太子李弘出局:仁厚柔弱不意外
- 武则天|相互辞让太子位,最终造就两大盛世,这样的兄弟俩你知道是谁吗
- 李世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 刘秀|互相谦让太子之位,造就两大盛世,这对古代兄弟你知道吗?
- 李渊|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吗?事实正好相反
- 唐朝|从唐朝开始,李世民就派人寻找过黄河源头,其实黄河的正源在这里
- 秦孝文王|太子苦熬14年后当上国王,登基仅3天便离奇驾崩,孙子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