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明朝著名太监,他是个怎样的人?[图]
万历八年(1580年)底,大明京师的皇宫之中发生了一件小事:上夜宴宫中,为近侍孙海、客用所惑,杖二内使几毙 。内容来自/font>
但是,只有当我们了解到这件小事的细节后,才能发现个中缘由着实是不简单,之所以皇帝朱翊钧会打这两个小宦官,是因为孙海和客用告诉他这俩人是冯保的养子 。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今日新鲜事br />对于此事,《嘉靖以来首辅传》中记载的颇为详细: copyright br />“上颇好驰骑,挽强弩击剑,豪饮至醉 。海等以言激之,上怒甚,睨视其侧,有二监皆保养子,手剑杀之,即骑而驰之保所,呼而复欲杀之 。保已知其事,惧拥大石支门 。会上醉已甚,扶归熟寐至晓 。” 内容来自br />看到这段记载,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皇帝朱翊钧此举完全是冲着冯保去的,而要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还得从万历皇帝继位之初说起 。今日新鲜事/font>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明穆宗朱载垕病危,内阁首辅高拱和辅臣张居正、高仪被召入皇宫 。明穆宗抓住内阁首辅高拱的手说:“太子就拜托给三位辅臣和司礼监太监冯保了,你们要好生辅佐太子保守帝业 。”三位承受托孤之重的辅臣流着泪离开了皇宫 。五月二十六日,明穆宗驾崩于乾清宫 。六月初十,太子朱翊钧继位,次年改元万历 。copyright br />朱翊钧刚一继位,接受托孤重任的四人就掐了起来,高拱认为要保守帝业必须先把冯保赶走,然后再将司礼监之权收归内阁,而张居正则认为保守帝业不一定非得把司礼监之权收归内阁,只需要跟冯保搞好关系就行了 。结果,张居正联合冯保赶走了高拱,随后高仪也在惊惧之中暴毙而亡 。这样,当初接受托孤重任的四人就只剩下了张居正和冯保两人 。内容来自br />冯保能被明穆宗选为顾命大臣,自然也不是个一般的太监,他是个有追求的太监 。史载冯保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任上刻的《四书》、《帝鉴图说》、《通鉴直解》、《经书音释》等,直到崇祯时期,在宫中还颇受欢迎 。所以,冯保不仅在赶走高拱上跟张居正是队友,还基于保守帝业的共同志向,在此后的改革中与张居正成为了更加亲密的政治队友 。今日新鲜事br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冯保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猪队友” 。www.br />
文章图片
当时大明的危机有多严重,冯保想让皇帝朱翊钧成为一代中兴英主的心情就有多迫切,可是他又觉得自己一个司礼监太监在皇帝面前人微言轻的,只有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才能约束皇帝 。于是,他就染上了一个向李太后打皇帝小报告的毛病 。br />
皇帝朱翊钧早上起晚了,冯保去找李太后打小报告;皇帝朱翊钧上课不专心听讲,冯保还是去找李太后打小报告;皇帝朱翊钧贪玩,冯保又去打小报告;皇帝朱翊钧踩到花花草草了,冯保依然要去打个小报告 。发展到最后,“(冯保)朝夕视起居,拥护提抱有力,小扞格,即以闻慈圣(李太后)” 。[985424.com]
一开始,皇帝朱翊钧在众人的期望下还认为冯保是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中兴英主,对冯保还颇为感激 。可是伴随着朱翊钧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对冯保这种喜欢打小报告的行为产生了厌恶,同时也学会了在冯保面前做面子活,“万历皇帝时与小内竖戏耍,见(冯)保入,辄正襟危坐曰:‘大伴来矣 。’ ” [985424.com]
我们都知道,任何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逆反心理及爱面子的情况,可是李太后和冯保却明显忽视了这个情况,尽管皇帝朱翊钧已经十六七岁了,他们还依然将朱翊钧当个小孩子来看待,万历皇帝“见保入,辄正襟危坐”的情形当然没有受到冯保的注意 。于是朱翊钧一有“小扞格”,他就去找李太后打小报告,而李太后对皇帝的处罚还是很以前一样“太后教帝颇严 。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明史》)” 。[985424.com]
推荐阅读
- 2021 T-EDGE 全球创新大会|著名加密艺术策展人杨嘎:NFT与区块链彼此赋能,推动艺术驶向元宇宙 | 宇宙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济宁|历史上的济宁著名女子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复姓|历史上十大著名“复姓”,都曾辉煌一时,你认为哪个最霸气?
- 皖北|皖北人杰地灵,出过3位高能皇帝,分别推翻了3个著名王朝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