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当时各国的兵种与兵力如何?( 四 )


离开了战马,骑兵也就不能称之为骑兵了 。赵国的战马主要来源于代地和三胡地区,这里是气候和地理环境都适宜于马匹生长的畜牧地区 。赵武灵王在代地的原阳设置骑邑,就是因为这里北部是群峰起伏的阴山,南部是水草丰茂的草原,这里马长得剽悍、善跑、机灵而有耐力,是战马的最佳选择 。copyright br />如何搞到足够多、足够好的马?赵武灵王时期和胡人的关系搞得很好,赵国人穿胡人的衣服,赵武灵王还会说胡人的话,喜欢住帐篷,喜欢打猎,逐水草而居,他的这种作风,和中原王朝诸侯国君那样的做派完全不同 。上行下效,赵国胡人文化盛行,胡人的歌舞、医药、语言等在赵国很大范围内都得以普及,简直一幅唐太宗时候的热闹景象,让人一时忘却赵国处在四战之地的危险 。www.br />当赵武灵王在改革军队,和胡人搞好关系的同时,中原那些诸侯国正在内斗或者互相争斗 。https://www.br />
“师以夷制夷”这句话不是赵武灵王提出的,是清末才出现的 。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却把这种思想贯彻得天衣无缝 。www.br />通过与胡人建立的良好关系,胡人优良的马匹也充实到了赵国的军队,赵国人像希望家中出骑兵一样,他们也积极养马,等待国家的征召成为战马,赵国给全国所有的马匹都登记造册,拥有户籍,一时之间,赵人养马蔚然成风 。[985424.com]
在胡服骑射改革的第二年,赵国强大的骑兵队伍已经建立并完善了,为了对付中原其他国家,必须先稳定住后方,这一年,赵武灵王首先进攻中山、林胡、娄烦,林胡、娄烦臣服,中山国大部分土地被赵侵占,在赵惠文王三年时完全被赵国消灭 。今日新鲜事/font>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当时各国的兵种与兵力如何?
文章图片
赵国军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赵国时期的强国,赵惠文王还插手秦国政务,从燕国护送嬴稷回国即位,在国际事务上有了充分的话语权 。www.br />
春秋战国时大争之世,但也是特别重视交流,取长补短的时代,赵国的成功,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从《战国策》中反映的一些战国中晚期的情况来看,主要诸侯国如秦、楚、赵、魏、韩等国,都拥有了骑兵的军事建制,而且规模不再是单骑,而是成百上千,乃至万骑,不仅仅是燕、赵这样北方接近三胡地区的诸侯国,甚至是南方的楚国,骑兵数量都能达到六千匹、一万匹,这样的骑兵规模是相当大的 。可见这一时期,骑兵作为新兴的兵种,有着优于战车的灵活性和战场适应性,得到了列国的重视 。copyright /font>
03 步兵 /font>
先秦时的步兵有成为徒兵,有时指那种附属于战车的步兵,有时时独立编制的步兵,战国步兵,名称繁多:魏国称为“武士”、“苍头”、“奋击”、“厮徒”、“武卒”,齐称“技击”,秦称“锐士” 。比较通行的称谓是“卒”,并常与“徒”、“徒卒”等词混用 。直到战国末期,才通称“步兵” 。[985424.com]
与高贵的骑兵相比,步兵往往由底层人士的子弟充当,殷商时期多以奴隶充当,西周、春秋则为庶民,战国以后才是自由农民 。[985424.com]
这也和西夏军队类似,西夏军中最精锐的重甲骑士“铁鹞子”几乎都是贵族子弟,其实西方的骑士也类似,所以骑士精神和贵族风范往往一脉相承 。[985424.com]
先秦车兵中的甲士、骑兵属于军队中的贵族,而步兵,尤其是战国时候的步兵,则是军队中的基层和主要兵种 。www.br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当时各国的兵种与兵力如何?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