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远交近攻战略?秦昭襄王为何会对此言听计从(图)( 四 )


36年前,在母亲宣太后(即芈八子)及舅舅魏冉(太后同母异父弟)的主导下,年幼的秦昭襄王嬴稷继位,但大权也随之落入了外戚之手,史书称: www.br />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内容来自/font>
什么是远交近攻战略?秦昭襄王为何会对此言听计从(图)
文章图片
内容来自br />其后秦国虽对外大杀四方,但大部分是秦王母亲一系的功劳,甚至连头号名将白起也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范雎声称:“臣居山东时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若要立事、须先立言,秦昭襄王要收回权力,必须先敲定属于自己的战略思想、创立自己的业绩,这样才能服众;而黄歇与范雎两人提供的思路,无异于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今日新鲜事br />
综合以上考虑,秦昭襄王敲定了“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 。公元前268年起,他将火力集中在韩、魏两国身上,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除掉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势力,将秦国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font>
公元前262年,因抢夺中原的制高点——韩国上党地区,秦国与东方头号军事强国——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并依靠国力的碾压,一举摧毁了对方的核心军力 。从此,东方的军事脊梁彻底被打断,秦灭六国就成了时间上的问题 。copyright br />值得玩味的是,在秦、赵对峙之际,一旁的韩、魏分身乏术,远处的齐、楚则坐山观虎斗,四国眼睁睁看着赵国被打趴,却不知“唇亡齿寒”,沉迷于一时的安稳 。这正是“远交近攻”战略的成效的体现 。https://www.br />
那么,如此英明的战略,为什么由黄歇、范雎这两个异国人提出?后来的韩非子给出了答案 。内容来自br />远交近攻,解决了秦国君臣利益不一致的困局 今日新鲜事/font>
公孙鞅之治秦也......赏厚而信,刑重而必 。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 。[985424.com]
这是《韩非子·定法》中对于商鞅变法的点评 。在公孙鞅的变法体系下,秦国各阶层的功名利禄与农战功绩绑定,有效打破了贵族政治,赏罚明确、令行禁止,激励着秦人对内疯狂生产、对外嗜战如命,秦国迅速被打造成虎狼之国 。今日新鲜事br />
但万事皆有利弊,商鞅变法的诀窍若归结为两个字,那就是:名利;秦人之所以如此搏命,并不是出于爱国,而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按照秦法,立下相应军功,就能加官进爵、获取封地;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相应的利益主要从抢来的土地上榨取,但客观上会带来一种怪现场:秦王利益的增长率,跑不赢麾下的臣子: br />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 。https://www./font>
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秦国的主要战利品是夹在齐、魏之间陶邑,并将它封给了魏冉;其后,魏冉常常借着对外征战之机,扩大自己的封地,秦国的利益却没有随之增长;范雎甚至说:“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即好处全让魏冉占了、风险却让秦王担 。内容来自br />
什么是远交近攻战略?秦昭襄王为何会对此言听计从(图)
文章图片
今日新鲜事br />可以这样理解,魏冉主政期间,秦国虽然威风八面,但由于战略不集中、四面开花,所取得的利益大部分并没有落到秦王手里,而是被臣子们瓜分,而且还会因冒进带来隐患;而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蚕食、消化家门口的三晋,就地设立郡县,则可以“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才更加契合秦王、秦国的长远利益 。www.br />但与三晋稳扎稳打,属于灭国战争,对方势必会玩命抵抗,可能会让秦国当权者们血本无归,从长平之战对秦国带来的巨大战损就可见一斑; 今日新鲜事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