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三战三捷,为什么还对北宋求和?(组图)

【元昊三战三捷,为什么还对北宋求和?(组图)】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向北宋朝廷上书,表示自己已经称帝,并建立西夏政权,希望得到宋仁宗的承认 。元昊的行为激怒了北宋朝廷,宋仁宗下诏削夺元昊的赐姓、官爵,同时下诏备战,准备进行讨伐,至此宋夏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西夏军队屡战屡胜,北宋则损失惨重,然而元梢却主动求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985424.com]
宋夏战争爆发后,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北宋方面都占据着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却没能带来胜利 。元昊率领西夏骑兵不断对北宋发起进攻,先后取得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砦之战的胜利 。在这三场大战中,宋军损失惨重,精兵猛将损失数万人 。然而,在战争的过程中,元昊却不断释放出求和的信号 。[985424.com]
到了1043年,元昊终于派出使者,向北宋提出议和,“上书要请十一事” 。双方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终于在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具体内容有:元昊向北宋称臣,宋朝册封其为夏国主;北宋每年赐给西夏绢十五万三千匹、银七万二千两、茶三万斤;双方在边境地区重开榷场,展开贸易 。https://www.br />
从条约的内容来看,元昊并没有实现自己最初的目的,即建国称帝得到北宋的承认 。可是,西夏明明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还多次击败宋军 。那么,元昊为何还要放弃帝号,与北宋达成和议呢?其实,元昊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他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但总体而言,他依然处于劣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985424.com]
元昊三战三捷,为什么还对北宋求和?(组图)
文章图片
其一、国内经济危机 。西夏位于西北地区,许多生活必需品都要和北宋进行贸易,比如粮食、茶叶等物资 。可是随着双方开战,边境贸易停止,因此西夏国内人们的生活非常困难 。此时,西夏国内又爆发了自然灾害,更激起国内人们的不满,人们编了一个“十不如”的歌谣,来反映当时严重的经济问题 。内容来自br />
其二,北宋仍占优势 。在这场战争中,宋军虽然屡战屡败,但却没有损失多少领土,虽然消耗了巨额军费,但经济仍然可以支持 。元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以自己的国力很难占到便宜 。双方开战前,北宋每年给党项人银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如今元昊却什么也捞不到,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元昊决定停止战争 。/font>
其三,国外强敌威胁 。就在北宋与西夏开战的时候,另一个政权也跳了出来,利用这个机会来捞取利益,这就是占据北方的辽国 。辽国先是重兵屯于北宋边境,对北宋进行“敲诈”,迫使北宋在1042年增加对辽国的岁币 。之后,辽国又对西夏进行干预,让西夏与北宋讲和 。原本辽国、西夏是盟友,可是双方的关系却开始恶化 。今日新鲜事br />
元昊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他鉴于与辽国的同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于是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元昊才与北宋方面讲和,于1044年六月达成和议 。而就在一个月前,西夏与辽国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辽兴宗亲率十万大军讨伐 。结果,元昊再次取得胜利,于十月击败了辽国的大军 。www./fo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日新鲜事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