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里,所有梦想都开花( 三 )
文章图片
今日新鲜事br />宋昌美在白茶地 。内容来自br />
一个农妇创办的茶叶合作社 , 带动3万妇女就业—— /font>
宋昌美:白茶地里“种”出希望 www.br />
浙江在线8月23日讯(浙江日报采访人员 吕玥 通讯员 朱玲琍)在中国白茶第一村——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 , 几乎无人不晓宋昌美和她的故事:从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妇女 , 到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从一位挥锄开荒的茶农 , 到进北京参加全国党代会的党代表……宋昌美的奋斗 , 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 也让她成为当地人的榜样 。内容来自/font>
1991年 , 22岁的宋昌美嫁到黄杜村 , 开始独立当家的日子 。然而生活依然窘迫……为改变现状 , 两年后 , 宋昌美自费报名参加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举办的茶叶培训班 , 并在结业考试中获得全班最高分 。www.br />
然而 , 当宋昌美满心欢喜地回乡想种茶时 , 资金却成了最大难题 。那年 , 她举家去湖州 , 丈夫打工 , 她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厂区附近开小店 , 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 。两年后 , 她和丈夫带着攒下的第一笔启动资金——10万元 , 回乡耕种“梦想” 。https://www.br />1997年 , 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 , 县、乡在黄杜村试点 , 鼓励农民种植白茶 。在村里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的时候 , 宋昌美抓住机遇 , 和丈夫承包了50亩荒山种植白茶、龙井 , 搞家庭作坊式加工 。今日新鲜事/font>
万事开头难 , 宋昌美并不懈怠 。为了打开白茶的市场销路 , 丈夫在家里管生产 , 她一个人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周边地区推销白茶产品 。有一次 , 她好不容易把茶叶送到杭州一家经销店 , 第二天正准备回家时 , 对方却说茶叶质量不过关 , 不要了 。在回家的路上 , 背上的茶叶就如千斤重担 , 一向坚强的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copyright br />
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宋昌美的生意打开了道路 。2003年 , 她和丈夫申请了“溪龙仙子”的白茶品牌 。copyright br />富裕起来的宋昌美 , 没有忘记跟她一样的农村女性 。内容来自br />2001年 , 在乡政府的牵头下 , 宋昌美带着溪龙乡7名农村妇女 , 一起创办了安吉县女子茶叶专业合作社 , 促进女性创业 。在8位种茶大户的带动下 , 40多户中小茶农联合了200多户女性茶农共同发展白茶种植 。目前 , 合作社会员中种植白茶面积最多的几百亩 , 最少的也有30亩 , 年收入高的达上百万元 , 最低的也在5万元以上 。内容来自br />
【在“浙”里,所有梦想都开花】如今 , 经过10多年的创业 , 现在女子茶叶合作社也由最初的8位社员 , 发展到现在100多位社员 , 几乎都是溪龙乡的女性 , 由此带动的3万多名采茶制茶工人 , 大多也是女性 。从宋昌美的故事里 , 我们看到一名女性给一群人带来的力量 。www.br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