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是我一辈子都会坚守的事业(多图)( 三 )


“王俊勇平时加工的零件相对比较复杂 , 不过叶大师什么都会 , 这对他来说太小意思了 。”吕卸芳进厂7年 , 是金工1班12名普车车工之一 , 叶土良曾担任过她的班长 。[985424.com]
从叶学徒到叶班长再到叶大师 , 改变的是称呼 , 不变的是叶土良在车间一线的好学和奋战热情 。/font>
27年前 , 18岁的叶土良去朋友工作的机械车间参观 , 第一次看到了车床加工而出的铁屑 , “就跟手工艺品一样 , 觉得好玩也很神奇 。”有了兴趣 , 当年年底他便加入当地一家机械加工厂 。br />
东看看西瞧瞧 , 学徒叶土良什么都想试一试 。即使是搬钢材这样枯燥的活 , 在他看来也很有意思 , “搬多了才知道钢材之间还有不小差别 , 比如35号钢虽然含碳量和硬度都没有45号钢高 , 但机械上使用更多 。” https://www./font>
凭着这股爱琢磨的劲儿 , 进厂半个月后 , 叶土良成功加入了车床加工岗并成为当时车间最好车工的徒弟 。上班跟着学 , 下班再复习 , 看着如此爱学又勤奋的徒弟 , 师傅也乐意毫无保留地教 。“师傅还给了我一本1956年版的车工书 , 他说看懂这本书 , 车工基本也就干出门道了 。”这本书 , 叶土良看了十年 , 装订的书线都已破损 。/font>
基础扎实 , 入门2个月他便成功出师 , 4个月就开始带徒弟了 , 而一般学徒至少要满一年才会独立操作 。内容来自br />2004年 , 叶土良进入元立公司 。15年来 , 他是大家公认的实干先锋 。27岁车间机修工周春光是叶土良的“粉丝” 。4年前周春光刚入职不久 , 遇到了难题 , “有车工反映 , 车床能正常工作但一直有很大响声 。”他跟着另一位有机修资历的同事找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找到“病灶” 。“最后找叶大师 , 结果他一听一看就解决了 , 原来是车床一根轴稍微弯了 。” https://www.br />你要问问叶土良还有啥绝活?他却摆摆手说自己“没有绝活” 。他认为 , 再好的绝活也抵不过现代化的机器 , 不论是切割面还是光洁度 , 人工肯定达不到数控设备的水平 。“不过 , 人的创造力是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的 。”他说 。copyright /font>
叶土良所在的企业十分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 , 他在这里尽情发挥 , 目前已领头获得6项国家实用专利 。看到工人对滚筒轴打孔非常辛苦 , 他一阵捯饬 , 发明了方头轴工装夹具 , 一次性将10根890斤重的滚筒轴上下固定 , 统一用车吊翻转 , 将效率提升了一倍多……这些年 , “没有绝活”的叶大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多项 , 共节约成本近1300余万元 。www.br />栽培“一枝花” , 更需“春满园” 。5年前 , 叶土良在党委政府和企业支持下 , 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室 , 依托工作室平台积极组织技能培训 , 先后为企业培养了高级技师6名、技师13名、高级工78人 。此外 , 他还为其他车、钳、焊企业开展工人培训 , 培训专业人才200多人 。“解决一些复杂性加工和一些企业难题 , 为员工降低工作强度 , 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算是我的强项 。”叶土良说 , 希望通过这些强项让更多人以工人职业为荣 。br />金华村医项建明 内容来自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