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走近一心为民的村支书郑九万【多图】( 二 )

https://www./font>
郑九万的大儿子是春节前领的结婚证,除了门口贴着的大红喜字外,连喜酒也没办,这几乎就是5年前小儿子结婚的翻版 。他说:“没钱,也没这个必要 。” https://www.br />在郑九万带领下,村“两委”干部个个把劲使在集体上,把心扑在公事上 。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刘建鹏,放弃了原本红火的家具生意,全身心投入村里的经济发展;村委会副主任刘松雷,筑路工地上没有一天看不到他的身影;妇女主任刘菊蕊,不顾年事已高,依然为计生工作忙碌…… 今日新鲜事br />
忍着腰痛修山路,冒着风险种红柿—— [985424.com]
“他是发展经济的带头人” 今日新鲜事br />千难万难,大山里修路最难 。今日新鲜事br />
郑九万知道,光凭背扛肩挑走山路,后九-村脱贫致富永远是梦想 。他不会忘记,由于无法及时运出山,加上雨水多,村民刘良材种的1亩优质西瓜,几乎全部烂在了地里,为此刘良材抱着烂了的西瓜,哭得很伤心 。今日新鲜事/font>
修路缺的还是钱 。郑九万一方面动员村里自力更生,一方面又主动跑部门,争取上级支持 。2002年初,终于等到了永嘉县通乡公路联网公路开建的大好时机,他带头捐资 。没有大型机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四五米宽的机耕路 。为了把路修好,郑九万还专门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召回来,全家一齐上了工地 。见村支书一家这样扑心扑肝,村民们都争先恐后干起来 。其间,郑九万的腰椎间盘突出老毛病发作了,但他瞒着家人,贴着膏药又上阵了 。[985424.com]
2003年冬,一条长约2.45公里,宽4.5米的通村机耕路,终于修到了山下,这也是小山村有史以来最喜庆的日子,而此时的郑九万却去了医院,腰病让他几乎寸步难行 。村委会主任刘建鹏心痛地说,为了这条路,郑支书命都不要了 。今日新鲜事/font>
路修通了,郑九万又在思考经济发展问题了:“种什么,怎么卖?”高山红柿是郑九万5年前引进的第一个项目,个大味甜很受市场欢迎 。但起初,村民不懂行,怕风险 。郑九万自己先试种,并反复做村民工作 。村民徐玉钗不肯种,郑九万几次上门劝她试种,而且作出承诺:“如果种亏了,我赔你 。”就这样,徐玉钗半信半疑种了5株,结果去年有一株结了150公斤果子,卖了个好价钿 。不少村民去年靠此项就增收了2000多元,他们说种地瓜只值百把块钱呢,可惜种少了,今年再增加,如今全村的高山红柿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亩 。copyright /font>
红柿种植一炮打响后,接下来的乌牛早茶、三黄鸡、高山青椒等特色农业纷纷上马,不用费太多的口舌,村民们纷纷效仿了 。copyright /font>
村民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去年,后九-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532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29元 。copyright /font>
【《浙江日报》:走近一心为民的村支书郑九万【多图】】随着通村公路的一天天变样,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建设高山蔬菜、水果、养殖业基地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 。copyright /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