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浙江草根CEO触网( 三 )


事实证明,这个“农民网上社会”的愿望并不是一纸空谈 。原本设定2008年注册用户突破100万的目标,现在就已经超过了140万 。很多农民在这个信箱上尝到了甜头 。茅临生每次从农民那里收到反馈的电子邮件都十分欣喜,并亲自回信给对方 。【互联网周刊:浙江草根CEO触网】https://www.br />
去年6月,在杨梅熟透了的季节,浙江的许多杨梅种植户却非常焦急 。由于杨梅的保鲜期只有短短的几天,如果没有按期卖出,将会造成很大损失 。茅临生要求在农民信箱上举办“六月杨梅红”专场,效果非常好 。黄岩永宁果业合作社董事长彭加英,试着在“农民信箱”的供求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内,前来洽谈杨梅业务的就达到了25人次,成交了黑炭梅5吨,净盈利1.3万元 。www.br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农民信箱”只是农民走向互联网的“孵化器” 。“将来,他们还可以用一些商业网站把生意做得更大 。”在茅临生的设想中,这个平台还要让更多浙江以外的人来使用,因为很多产品是跨地域的,可以帮浙江农民“把柑橘卖到北方去,并从新疆买来最便宜的原料” 。copyright /font>
发现互联网“放大器” www.br />茅临生为什么如此钟爱和了解互联网?这个故事还要从八年前说起 。[985424.com]
“我做梦都想富,就是不知道怎么富 。”1998年,茅临生担任衢州市委书记在农村调研时,一位农民这样对他说 。这出乎茅临生的意料 。他原本以为,农民最缺的是资金,贷不到款才是最大的问题,但没想到,他下乡走访的许多农民都提到了同一个问题——最缺的是信息和技术 。/font>
那一年,统战部部长带了一批农业专家来到衢州,茅临生把专家所在招待所的电话公布给农民,结果由于打电话来咨询的人太多,这些专家都忙到很晚 。见此状,茅临生提议在隔天下午专门组织一个现场答疑会,听到消息的农民蜂拥而至,问了专家很多问题 。https://www./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