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钦祥:富不忘农的好书记【图】( 二 )


【邵钦祥:富不忘农的好书记【图】】邵钦祥却想得很远:农民最朴实,也最敏感,农村建设停下来,他们的心就全散了;而不拓展高科技产业,农村生产力不提升,建成的新村庄也只能是个“好看的壳子” 。“企业再困难,给村民的福利、对农村的建设一分钱也不能少”,他咬咬牙,到处以个人名义借钱,压缩集团开支 。一辆旧车坐了8年 。就在最难的1997年,花园村完成了旧村改造,家家住上了楼房 。2004年底又在杭州下沙开发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基地,由于一克纯品价格高过一克黄金,高科技产业比重如今已占集团经济总量一半以上,更成为花园新农村建设不竭的财富源泉 。www.br />
个人财富化作了公共的福祉,邵钦祥的回答是:我不是要搞“一大二公”,但我是农民的儿子,富了不能忘本 。copyright br />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老百姓都看着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带好一班人才能改变全村人 br />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连起了南山小区的东庄和西庄,改变了南山人“下雨天一步一腿泥”的历史 。但谁能想得到,由于千百年来的矛盾隔阂,老南山村不要说通路,连账本都有三套——两个自然村和行政村本级各有各的会计、出纳;而边上的老西田村更离谱,300万元应交给集体的木线棚租金,村民愣是顶着不交,一拖就4年,农民还到处告状…… copyright br />为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一些农村的矛盾纠纷却不见少,邵钦祥一抓就抓到了要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首先你干部要讲文明、讲民主,老百姓都看着呢 。像老南山、东西庄不团结,首先就是干部不团结;老西田群众为啥不交钱?就因为有一任村干部多占了门面、多圈了地 。内容来自br />建设新农村,也是不断破解农村矛盾、移风易俗的过程,只有带好一班人才能改变全村人 。村庄合并后,邵钦祥和村党委决定,原来10个村党支部整合为4个,彻底冲破个别支部的宗派观念,打造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 。同时,秉公处理个别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 。在老西田村,他主持收回了个别干部家属占的10多间门面房,还请有关部门解决了木线棚的用地权属难题,短短1个月,4年没收上来的巨款群众一下全交清了,群众再不想着外出告状了…… br />“建设新农村,要牺牲一代人的个人利益,要辛苦一代人 。”邵钦祥说,“首先党员干部要牺牲私利 。”老南山村旧村改造,不但拆了现花园村委主任郭鸣鹿家的老房,还拆了他赚钱的木线棚,一年损失几十万元,新宅基地又是公开投标,村口最好的地他又没拍上 。我们到他家去,他老婆还在怨他,他说:的确,以前有的农村,村干部要哪块地,农民不会多说话,可现在人家老邵把家产都拿出来给全村人用,我们哪个干部还好意思占群众的便宜,吃亏也应该 。copyright br />
就因为这,一向难说话的南山人变得通情达理了,旧村改造涉及到的拆房乃至迁坟一个月内就办妥了 。www./font>
南马镇党委书记徐惠平说,近年来全镇都推广了邵钦祥一班人的村级民主管理办法,管好了干部,也充分调动了更多农民的积极性 。镇上有个村,以前干部不团结、不公平,干什么事老百姓都认为“有嫌疑”,一条路三届班子修不起来 。学习了老邵建设村班子、公开村务的办法后,今年这条路修通了,中心村建设也终于起步了 。www./font>
…… copyright br />快上飞机了,和采访人员谈了一下午的邵钦祥告别时,上下眼皮不住地“打架” 。临走时他告诉我们:建设新农村是他一辈子的追求,带动全村农民富裕是他一辈子的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