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是如何继位的?他颁布了哪些改革措施?( 二 )


而秦献公的这项举措,很可能是由官府出台的鼓励和规范市场行为的一项措施,是秦献公扩充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毕竟从事商业活动,要缴税 。秦献公初行为市后,秦国的市场开始慢慢形成,后来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市场的官员,这点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后来的刘邦就是在栎阳市场中斩首了司马欣也是佐证 。
秦献公改革之三:为户籍相伍 。
秦献公的这项举措,在管理国家方面有重大进步性,张金光在《秦制研究》中评价说: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这是新制度,是从文献上所能见到的我国户籍编制的首创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野”,而上层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国”,但是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这种泾渭分明的界限被打破了,而秦孝公把臣民一律入编为“伍”,也是间接地提高了奴隶的地位 。
那么究竟“伍”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何为四邻?四邻即伍人谓也,也就是说自己家和前后左右的邻居,合起来就是一个伍,别看这是一个小小的举措,却极大的方便了治理国家 。而后来士兵,也是从“伍”中征召,这样既能保证农业生产,还能增强战斗力,可以说对秦国后来的变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秦献公是如何继位的?他颁布了哪些改革措施?
文章图片
秦献公在秦国崛起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秦献公既是奠基人,又是领路人,他在魏国流亡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等他回国后,看着秦国落后的面貌,就大张旗鼓的进行了改革,虽然改革并不彻底,但是却在秦国开了变法的先河 。说到这,您可能会有疑问,为何秦献公的改革不能称为变法呢,这是因为秦献公没有从根本上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他只是在原有奴隶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 。
从“止从死”入手,浅谈为何说秦献公改革是商鞅成功变法的基础 。止从死,保证了青壮年的数量,让秦国的人口结构趋向年轻化,这是商鞅变法中强兵的基础 。行为市,进一步规范和刺激了秦国的商业发展,增加了秦国财政收入,这是商鞅变法中重视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 。为户籍相伍,是官府更为方便管理臣民,这是商鞅变法中改习俗,教风化的基础,当然也是后来严酷刑罚中连坐法的基础 。
秦献公继位后,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元年止从死,二年徙治栎阳,六年初县,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盖仿魏之法而有所改革,开此后商鞅变法只先路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