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多图)( 三 )


陈平与周勃在途中商议如何执行刘邦诏令 , “陈平畏吕后” , 便对周勃道:“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兼连襟 , 如此尊贵的皇亲国戚 , 岂可随便动手?皇上是听信他人谗言 , 才派出我俩出这趟苦差 。我俩如果真杀了樊哙 , 恐怕吕氏姐妹会怪罪我俩 。依我之见 , 不如把樊哙抓起来 , 用囚车押回长安 , 死活由陛下钦定!”
樊哙被陈平逮捕押解返京后 , “高祖已崩 , 吕后释哙 , 使复爵邑 。”
“孝惠六年(前189年) , 樊哙卒 , 谥为武侯 。”
汉惠帝即位后 , 因性格柔弱 , 朝政大权悉数落入母亲吕后之手 。吕氏性格强悍 , 打压开国功臣 , 专为吕家谋利益 , “立诸吕为王 。”樊哙的亡妻吕媭被姐姐封为临光侯后 , 狐假虎威“用事专权 , 大臣尽畏之 。”吕后驾崩后 , 周勃与陈平发动政变 , 率忠诚于汉室的“大臣诛诸吕、吕媭婘属 。”吕媭与继承樊哙舞阳侯爵位的嫡子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被诛杀 。樊哙如果黄泉下有灵感 , 不知作何感想!
樊哙堪称智勇双全的名将 , 鸿门宴只身独闯项羽军帐 , 誓与刘邦同生共死 , 力谏刘邦审时度势不辞而别 , 忠勇形象跃然纸上;建国后不顾安危率众大臣直闯刘邦寝宫 , 说服刘邦御驾亲征平叛 , 浩然正气令人钦佩 。曾国藩盛赞:“哙之鸿门被帷 , 拔剑割彘 , 与夫霸上还军之请 , 病中排闼之谏 , 皆阳刚之气之所为也 。”
樊哙54岁辞世 , 死得正是时候 。他若健在 , 必被卷入拥刘抑或拥吕的政治漩涡中 。拥刘 , 则意味着吕氏家族划清界限 , 以吕后之心狠手辣 , 樊哙凶多吉少;拥吕 , 则苟活愧对汉室 , 死后无颜见先帝于黄泉 。非但一世英名付诸东流 , 反而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 , 樊哙因祸得福 , 得以保全美名 。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多图)】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