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有哪些功绩?他的功劳有韩信多吗?( 三 )


而曹参,当他决定来争夺第一功臣的名号时,就注定了这是一场自取其辱 。因为此刻的他,终究只是个顶着别人功名的“功狗”而已 。
【曹参有哪些功绩?他的功劳有韩信多吗?】萧规曹随
论功之后,曹参继续返回齐国担任相国,以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汉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临终前推荐曹参继任汉相国 。再入长安,事过人非,曹参却没有更改任何萧何制定的法规 。但对曹参来说,这一次的一如既往,却又着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
这一次,他是因为自己治理齐国的功绩才成为这全天下的相国 。这一次,他已是一名“猎人”,他通过自己的治国经验,判断萧何的法规确实适合这个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的天下,所以才决定一切无所改变 。这一次,他为国家带来了清净合道的环境,于是天下安定,百姓称颂 。这一次,他终于真正与传奇并列,成为了千古流芳的“萧曹”之一 。
曹参是怎么做到始终被刘邦信任的?
一、不争功
曹参是刘邦手下一员猛将,而且资格很老,立功很多,这个是被大家公认的,相信刘邦也认可 。刘邦很清楚曹参的功劳,但他觉得萧何的功劳更大 。所以他说萧何是功人,这帮猛将是功狗 。曹参是功狗中的第一 。关内侯鄂君甚至提出观点,没有曹参等人没有任何问题,但没有萧何就没有汉朝,将萧何拔高到这个高度 。
可以看出当时谁该定第一争的是何等激烈,而且派系也十分清晰 。最后刘邦确定萧何定功第一,曹参第二 。在《史记》中根本找不到曹参对定功劳排位的意见,包括反对,或者支持的声音 。曹参对一切都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一开始曹参与萧何关系是很好的,但后来关系并不好 。
所以对自己有隙之人排在第一位,没有任何反应,曹参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当时肯定有人说曹参太傻了 。汉初三杰什么下场呢?韩信被诛杀,萧何通过自污来保命,张良虽然置身事外,最后却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到吕后那边 。唯独曹参什么事情也没有,过的逍遥快活,始终受到刘邦的信任 。
二、做实事
曹参身为将军,作战十分勇猛,为刘邦打下了很多城池,是刘邦手下得力的猛将 。所以他做将军很合格 。因为大家当时评定功劳之时都推他该排第一 。后来萧何当了丞相,他被刘邦安排到齐国当国相 。从将军身份转向国相,曹参也干的很好,真正实现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文武都行 。
齐国当时是刘邦的长子刘肥的地盘 。曹参到达齐国之后怎么治理呢?也很有意思的 。第一步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找到了当地的父老,当地的儒生了解情况,也就是现在说的调研 。第二步不是出政策,他听说有一个人很贤明,这个人就是盖公 。他花了重金找到盖公,让他当智囊团 。盖公只给他这么几个字: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曹参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他做出一个更惊人的举动 。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 。避正堂的意思就是让出正厅,表示这个地方你作主,我听您的吩咐 。在齐国为相九年,齐国一片太平,齐人都称他是贤相 。
曹参有哪些功绩?他的功劳有韩信多吗?
文章图片
三、不图名
低调的曹参在得知萧何死后,就知道自己要去接任他的位置了 。当曹参接任相国位置后,所有人包括皇帝都受不了 。因为这个家伙什么事情都不干 。有人想劝他,他就拉着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就忘记事情了 。时间久了,也就没有人说话了 。但是汉惠帝受不了,因为你这个相国太不负责人了,所以汉惠帝用了一句很重的话:何以忧天下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