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取胜的?(多图)( 六 )


而马服君赵奢,也没有忘记给他出谋划策的军士许历,他将许历引荐给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爱许历之才,封许历为国尉 。值得一提的是,在阏与之战的同时,秦军有一支偏师,正在攻打魏国的几城 。几城这地方,是魏国城池,曾经被廉颇攻占,后赵国归还给了魏国 。赵惠文王韬光养晦,这次把赵军的势力范围扩散到了魏国,他还是派廉颇去救援几城,廉颇对这地方熟悉 。结果将军廉颇在几城福地,又一次大败秦军 。
至此,阏与之战才算是全部打完,秦军丧师折将,失土损兵,遭遇百年来最大的惨败 。阏与之战,赵奢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尔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以及抢先占领要地,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的作战指导,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 。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
此役,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 。班师回朝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被后人列为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 。赵奢为人果敢决绝,他向平原君家收税时就敢将其管家斩杀,在阏与之战时,在大将廉颇和乐乘皆言不可救的情况下居然敢力排众议,率军救援,无不显示了他果敢的一面 。赵奢在世之年,秦国都惧其威名而不敢对赵大规模用兵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取胜的?(多图)
文章图片
阏与之战,为何秦国虎狼之师战必胜的神话被打破?
其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如何理解呢?赵武灵王急流勇退,四十岁便把国政交给儿子赵惠文王打理 。以后赵惠王将胡服骑射的理念贯彻下去 。虽然那时的赵国军队中步兵与车兵仍占主体,但骑兵地位早已上升 。骑兵被广泛地用在赵国北疆,来对付楼烦、匈奴等游牧民族 。因此赵国的骑兵训练有素,可谓大杀器 。
而阏与之战胜利之处,在于麻痹敌人,短时间派兵出现在敌人面前,占据有利地形,造成敌人方寸大乱 。这就不得不谈到赵国的快速机动部队—骑兵的功劳,与其说是赵奢的计谋作祟,不如说那时的赵国骑兵过于强悍罢了 。兵强马壮的赵军令六国胆寒!
其二:国强才聚
阏与之战时,赵国可谓强盛期 。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乐毅、赵奢 。对内赋税征收得当,民富而库实 。赵惠文王时,特别是五国伐齐后,赵国取代齐国,成为战国后期少数能与秦国争雄的国家 。所以我们看战国后期大部分合纵,是赵王担任约纵长,合纵伐秦,可见赵国之强 。
而阏与之战,其实是战国后期双强对抗的象征,也是赵国国力强盛的代表作 。那时的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得所欲” 。当然赵国的霸权在十年后,士兵在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万,国力也从一流变为二流,国家对外由攻到守 。但这时的赵国可谓威风八面 。但随着秦国短暂的修养后,秦赵拉开了战国最惨烈的拉锯战—长平之战 。与其说这是赵国的国运之战,不如说是六国的气运之战 。因为此后不到三十年,秦灭六国的高潮拉开了帷幕,而赵国成为了第二个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