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尽有功之臣,为何漏掉此人?(图)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王朝更迭,一页页历史被谱写,每当一个旧的王朝覆灭,另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他们的君主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安置开国大臣 。
纵观我国历朝历代,因忌惮开国大臣日后会影响到自己王权的皇帝可谓不可胜数,创建霸业之后屠杀功臣已是常事,但尤其要提到的一个人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
文章图片
在明朝建立之后,曾经那些跟随着他征战四方的有功之臣,竟然几乎都被他诛杀一空,极尽残忍 。
从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再到蓝玉案……在这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中,却有一个人幸运的活了下来,他就是陈亨 。
陈亨的来历
作为明朝开国武将之一的陈亨,他原本的身份是元朝的一名武将,也曾当过扬州地区的万户,只是这样的他在朱元璋一堆名将之中就显得没那么出名了 。
要说陈亨啊,也是个有眼光有谋略之人,当初元末时期,各地农民起义爆发,陈亨准确的判断出元朝大势已去,命不久矣,于是选择了投靠起义军 。
不过当时的起义军众多,在选择投靠对象,加入谁的军队,也体现出了陈亨的机敏与睿智,他没有投靠郭子义、张士诚等起义军的首领,毕竟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这种强有力的投奔对象 。
陈亨不同,他反而投奔了朱元璋,在那时候,朱元璋还不成气候,兵力微弱,将士寡少,投奔这样一个首领,他必然有着他的独特思考 。
在朱元璋麾下的陈亨,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军事能力受到了赏识,在很多战役中都有着很大的贡献,帮助军队打败元朝队伍 。
等到明朝建立,陈亨又被派往了北疆,那边军事复杂,他负责防御北元进攻 。
在屠杀中安然
要说啊,做人不易 。有着良好的功绩虽然容易让人得到重用,却也会因此受到嫉恨,惹人不快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坐稳了江山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开国功臣,那些之前帮助他上位的人,就这样在被使用完之后被抛弃 。
“飞鸟尽,良弓藏“,唏嘘也 。
朱元璋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辅佐了自己上位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推翻自己的王朝,抢走自己子孙的江山,于是借着“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处理掉了三万多名大臣将士,也是残忍至极 。
大部分将士都被他杀掉,留下一个陈亨,因为被他派往了北疆戍守从而逃过一劫,可朱元璋不曾想,他这种残忍无情的举动早已经让人寒心,哪怕陈亨此时并不在朝廷,可心里也还是对朝廷有了意见,曾经的同僚战友一个个被抄家流放赐死,他怎么可能不介意呢 。
靖难之役
1392年,原本的太子朱标在年仅38岁的情况下病逝,这让朱元璋大为痛心,紧接着立储君就成了朝野关心的大事 。
朱元璋认为,自古以来宗法都是强调长子嫡孙,朱棣做储君不合宗法,再加上朱棣太过于优秀了,这让朱元璋对他有很强的忌惮之心 。
于是,朱元璋就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太子,后朱允炆继位,他遵从朱元璋的教导,进行削藩,朱棣自然被盯上了,为了自保,朱棣发动了兵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
在这次战役中,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挥师南下,控制住了北平 。
陈亨作为朱允炆方面的重要将领,负责镇守大宁卫,其实当时朱棣的总兵力都不超过十万人,而他的对手却是粮草充足,兵力强盛,他的胜算并不算大,相比他自己也知道,所以这让他不得不想点别的法子 。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 燕王朱棣|朱元璋准备杀朱棣,被朱棣一封信吓得冷汗直冒:比他老子还无赖
- 刘邦|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常相似?
- 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活着,朱棣能成功吗?给他三个胆都不行
- 朱元璋|朱元璋让刘伯温测国运,得到答案后大喜,没想到自己理解错了
- 朱元璋|一代江南绝色才女,朱元璋一夜宠幸后,朱元璋:“推出去,处死”
- 燕王朱棣|朱元璋在给朱棣剥橘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 朱元璋|朱元璋死后被葬在哪里?他墓旁还葬了两位伟人是谁?现在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