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淘鲜达恶性事件背后:要改造世界的巨头,被改造了( 二 )
但商家们的付费意愿可能并不那么大。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淘鲜达平台已有超过 50 家的实体零售商入驻,接入线下超过 2500 家门店,这些门店均以生鲜品类为主。
作为对比,业务模式类似的京东到家,合作线下门店超 11 万家。2020 年百强超市中,有 77 家已上线京东到家,其中 41 家是前 50 强。在合作的商超品牌上看起来,京东到家远超阿里淘鲜达。
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里淘鲜达业务、新零售在行业中的现状: 即便依托自身雄厚的流量、资金优势,也很难玩转新零售、改造线下业务。
过去,阿里搭建平台,进行流量分发来获利。在电商平台上,消费电子、服装、化妆品等高毛利的品类,比线下实体店便宜很多,因此可吸引大量消费者,阿里也可以从中赚取佣金和广告费。这个时期,电商平台们要做的,就是源源不断地获取流量。
但在生鲜领域,消费有很强的地域性,且消费群体定期消费的生鲜数量几乎是恒定的。开通线上业务能为一家本地超市带去多少利润增量,前景并不明朗。
而且生鲜这种非标、易损耗、低毛利的品类,几乎很难出现较大的折扣,曾经电商吸引消费者的那套模式在生鲜领域行不通了。当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没有养成,平台也很难有能力与供应商去议价。
文章插图
饿了么本地服务也是同城零售的一部分|饿了么
「同城零售」的坎坷2020 年,以生鲜行业为代表的同城零售成为阿里的「一号工程」,由张勇亲自带队。当年 4 月,天猫超市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另一方面,并入了同城零售事业群的外卖平台饿了么,同样肩负起了「外卖一切」的任务,和天猫超市、淘鲜达、盒马一起组成阿里同城零售阵营。
阿里之所以重金投入,外界猜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攻为守。因为「门口的野蛮人」美团及美团优选,早已经开始打电商的主意。
2019 年美团推出美团闪购,外卖骑手升级「送一切」,开始将外卖以外的线下服务和产品进行线上电商化。据悉,美团闪购目前年成交额在几百亿元范围,公司内的目标是将数字做到千亿规模。
另一边,由于社区团购的「烧钱」迅速,企业急需冲击利润和 GMV,团购平台开始加入纸巾、饮料等日用品和标品——以 9 毛 9 低价菜引流,再用普通标品赚利润成为可行模式。而一旦用户高频买菜行为成立·,社区团购的电商梦也就有了根基。
2018 年,前京东高管李永和在做了张勇半年的特别助理后,升任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当时天猫超市、淘鲜达和盒马并称阿里零售战场三驾马车。
一个月之前,阿里再次进行架构调整,李永和不仅统领淘鲜达为代表的同城零售业务,同时接替王磊担任本地生活公司 CEO,与高德、飞猪组成本地服务板块,向俞永福汇报,目的看起来是将同城零售和本地服务组合成有机整体。
不料,架构刚调,李永和已经因为此次事件引咎辞职。
「流量至上」的时代终结了对流量的追逐一度是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早期,靠烧钱补贴聚集起来的流量究竟能否创造更大价值,并不是多数创业者关注的重点。「有了流量,未来总有办法盈利。」是行业共识。
于是,从 2014 年起,O2O 的热潮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阿里、京东这两家争夺线下流量的方式之一就是资本并购。2015 年起,阿里巴巴携巨额资本相继入股苏宁、银泰商业、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联华超市、三江购物等等;而京东也在入股永辉超市、沃尔玛等等线下超市。接着,巨头们依托于这些线下资产开展 O2O 电商业务,希望成为线下服务的流量入口。
推荐阅读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留学生|全球连线|你好非洲卢旺达留学生的电商梦
- 哈啰顺风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治理|B站治理恶意表达低俗类词语,多次违反账号将被封禁
- 电商|消息称抖音电商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
- 产地仓|抖音布局产地仓业务: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提供上门送货服务
- 电子商务|非洲部分发达国家喜欢使用电商网购物降低购物成本
- 苹果2021年共向开发者支付600亿美元,总付费订阅用户达7.45亿
- 互联网|非洲前十的发达国家被列为非洲电商发展的首要市场
- 发达国家|为何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支持“电商”?看到路边的街道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