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淘鲜达恶性事件背后:要改造世界的巨头,被改造了( 三 )
然而,倘若不能解决供需双方的问题,平台的发展就会很坎坷。2020 年 10 月,美团正式宣告旗下的新零售物种小象生鲜正式关闭;盒马直到今天也在不断试错,希望找到一种合理的商业模式;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生鲜电商公司即便上市,依旧没能找到健康的盈利方式。
文章插图
天津滨海新区泰达食代菜市场地下生鲜超市供应低价菜
无论哪种模式,这些新平台都没能搭建起一种新的稳固的供需关系。而这恰恰是支撑起一个平台的根本。
比如,淘宝刚崛起时,那些被大型商超的高额店租拒之门外的小品牌找到了自己的春天:线上开店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线下租金,还能接触到全国更多的消费者。
这类便宜品牌的涌入丰富了淘宝上的商品供给。即便是一些大品牌的经销商也会把货物放到网上卖,这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形成了正向的商业循环。
拼多多的崛起也是如此。因为上市,淘宝、京东上的很多白牌厂家被挤出平台,这些商家需要一个更合适的电商平台来卖货,而同时又有大量的消费者需要更便宜的货物。拼多多将两方的需求连接了起来。
同城零售以日用百货、生鲜为主,都是客单价比较低、毛利也不高的品类。且线下实体店业态本来已经足够丰富、且离消费者很近,在这两个大品类里展开竞争,相当于在红海里竞争。
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早期更多是蓝海市场,玩家要做的往往不是专注于打造自己的竞争壁垒,而是尽可能抢占市场规模、抢占入口。即便没有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玩家依然可以因为竞争不充分而过得不错。但在红海领域,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壁垒才有机会存活下去。
显然,进入到以日用百货、生鲜品类为主的同城零售场景,互联网平台们缺少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到,在这两个大品类里过得较好的新品牌都拥有很强的供应链资源,比如新兴的名创优品、老牌的永辉超市。
不是互联网公司不努力了,而是互联网仰仗的方法论在新的领域里,不见效了。
此外,在工具类、信息产品类的业务上,烧钱补贴可以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用户,并养成用户习惯。但到了实体领域,在生鲜、日用品品类,当资本的无序扩张被管制,而钱也不是花在解决产业链问题、提高上游生产端的效率时,竞争短板必将显现。
阿里在同城零售、新零售业务上的困境,也侧面体现了在线下这个充分竞争领域,流量至上时代的终结。
(实习生谢睿哲对稿件亦有贡献。)
本文作者:维鹏、凌梓郡
推荐阅读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留学生|全球连线|你好非洲卢旺达留学生的电商梦
- 哈啰顺风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治理|B站治理恶意表达低俗类词语,多次违反账号将被封禁
- 电商|消息称抖音电商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
- 产地仓|抖音布局产地仓业务: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提供上门送货服务
- 电子商务|非洲部分发达国家喜欢使用电商网购物降低购物成本
- 苹果2021年共向开发者支付600亿美元,总付费订阅用户达7.45亿
- 互联网|非洲前十的发达国家被列为非洲电商发展的首要市场
- 发达国家|为何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支持“电商”?看到路边的街道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