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经历介绍(多图)( 二 )


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经历介绍(多图)
文章图片
又如当许衡受世祖之命,制定朝廷礼仪制度时,他参考历代官制体系,减去了一些临时增设机构和旁设机构,其中涉及到一些权贵的利益,有人劝他不要变更旧制 。许衡说:“我所论的是国家的体制,与个人无关 。”他的正确建议得到忽必烈的赞同 。
再如阿合马任中书平章政事,统领尚书省及六部,权势很大,一些大臣阿谀奉承,但许衡在与阿合马争论时,坚持原则,从不让步 。不久,忽必烈又任命阿合马的儿子为枢密佥院官,众人都附合,唯独许衡不同意 。
许衡对忽必烈说:“国家大权在于兵、民、财三个方面,如今阿合马掌管民、财,其子又掌管兵权,这不行 。”此后许衡随忽必烈到上京时,又列举阿合马专权欺上,损国害民的众多事项,但受到权臣截留,没能上报给忽必烈 。许衡因此称病,请求不参与国家机务大事,以示对此事的不满 。
三.精研程朱理学、制定新历,受人尊重
许衡注重汉蒙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 。他除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慨然以道为己任”外 。还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命”、“义”之说 。
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论 。”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 。”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人 。元代有人赞扬他说,“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 。”明代大儒薛瑄则称其为“朱之后一人” 。
许衡还精通天文、历算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协时正日”,故须摒弃沿用已久舛误甚多的金代(大明历)而创制新历 。于是,诏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王恂、郭守敬为副,共同研究制订 。
许衡以年届七旬的高龄,辛勤策划、艰苦尝试 。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27所观测台,进行实地观测 。最终制订了《授时历》 。
许衡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 。
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二(1281年3月22日),许衡辞世,时年73岁 。同年四月二十日下葬于李封村东南 。当地人知悉后,无论贵贱长幼皆为之恸哭 。四方学者闻讯后都相聚哀哭,更有不远千里奔赴墓前致吊者 。大德元年(1297年),元成宗铁穆耳追赠许衡为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 。
总之,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面对诱惑时能做到自律,在大多数人附和权贵时,他敢于站出来反抗,并且努力传播儒家思想,倡导实行“汉法”,最终为汉、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许衡严守自律原则、敢于反抗权贵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他为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积极贡献的精神,更加值得人们欣赏与称赞 。我们应该学习他培养自律的好习惯,对邪恶势力勇于作坚决地斗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民族大团结、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