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杨荣的一生有多传奇?( 二 )
为妥善处理遗体,两人命工部官搜取军中所有锡器,熔化后打造成一只圆桶,将遗体装置桶内,再密封桶口 。同时命光禄官每天三餐照常进膳 。由于军纪号令更加严明,直到入境,竟无人察觉朱棣已驾崩 。
文章图片
杨荣和少监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朱高炽报告情况,决定处理方法 。结果,朱高炽得以顺利地即位成明仁宗,国家政局竟未发生丝毫的骚动 。这其中与杨荣为首的大臣们机智果断行事功不可没 。
三.助力仁宣之治,辅佐少主执政
由于在明成祖朝建立的功勋,杨荣受到后来的明仁宗、宣宗,直至英宗的一致信任与重视 。杨荣也一如既往,继续发挥他那善于审时度势、做事机智果断的特长,成功助力“仁宣之治”、辅佐少主完成执政 。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杨荣因功升任太常寺卿,授职嘉议大夫,仍兼两职学士 。一月后,晋升为太子少傅、资善大夫、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明仁宗还非常信任的赐“绳愆紏缪”金印,鼓励杨荣直言直谏,并命令其辅修《文皇帝实录》,预备总裁《仁宗实录》 。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 。朱瞻基闻讯后,召杨荣等商讨对策 。他极力主张趁朱高煦尚未切实准备之际,出其不意,御驾亲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
朱瞻基先是迟疑,后在夏元吉以建文朝李景隆兵败的先例劝说后,朱瞻基接受了杨荣的建议 ,并亲率军队迅速包围乐安,朱高煦被迫投降,叛乱很快被平定 。回师后,杨荣因决策之功得到重赏,被赐给五枚银章,受到优厚的奖赐 。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驾崩,太子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 。英宗即位时年仅9岁,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听政,张太后非常信任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多咨询三人裁决朝事,并称赞他们为“三杨” 。
正统三年(1438年),由杨荣任总裁官的《明宣宗实录》书成,杨荣被进升为光禄大夫、柱国、少师,仍兼任尚书、大学士之职,并获赐玉带,负责同知经筵(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事 。
总之,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 。他博学多才、审时度势、处事机敏果断的精神与作风值得人们敬佩,他始终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工作的良好品德,更加值得我们欣赏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
- 2021 T-EDGE 全球创新大会|著名加密艺术策展人杨嘎:NFT与区块链彼此赋能,推动艺术驶向元宇宙 | 宇宙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济宁|历史上的济宁著名女子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复姓|历史上十大著名“复姓”,都曾辉煌一时,你认为哪个最霸气?
- 皖北|皖北人杰地灵,出过3位高能皇帝,分别推翻了3个著名王朝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