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编辑导语: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百度百科小程序中上线了一个惊艳的小功能:Loft。Loft原为房屋中的一种房型,在百度百科中的功能本质上是一个分屏。作者就此功能进行了体验,并反思了其中的设计理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很久没有发现令人眼前一亮的交互了。
前阵听说《叛逆者》不错,到百度里搜朱一龙,发现百度百科小程序上了一个惊艳的小功能,官方叫loft。
loft大家都知道,普遍意义上指那种层高4~5米、可以搭建阁楼的屋子,通过上下层不同的功能分区来实现理想居住的目的,是国内的酒店公寓最喜欢的物业形态之一。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百度百科小程序这个创新,是将线下的空间体验移植到线上,其间学习成本几乎为零,用户只需要滑动测试两下就完成了心智转移。
在我看来,这种取材于现实物理世界的移情设计,才是真正的拟态,令出身空间设计背景的我瞬间心动。
一、功能概要这个功能给我的第一体感是,我竟仿佛在同时操作两块大屏。
没错,说到底本质上就是一个分屏:一屏是loft多功能模块,一屏是百科基础词条模块。移动互联网在国内崛起这么多年,我们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屏效比。如何在单位像素内传递出更多有效信息。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loft空间模式在诞生之初也肩负着如此使命,才有后继者不断解构重组,将卧室、工作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组团拼装成如今商业地产中我们看到的样子。
根据百度MEUX官文和我自己的测试,目前上线的loft功能只覆盖了部分明星百科以及地点百科的垂类内容,沉浸式的loft底层为不同的垂类词条赋予不同功能的模块组件。
例如明星百科,loft层里包含了写真图、视频介绍、[百家号]同步过来的明星动态、粉丝UGC搭建的安利墙等。这几部分内容构成了轻量版微博应援会,用户在搜索了解明星的同时,也参与到轻社区的运营氛围中,共建这个loft,逐步完善富媒体的形态。
而地点垂类不需要明星垂类所需的轻社交应援会,百科loft层承载的内容偏向于围绕地点本身的介绍。以“巴特罗之家”为例,词条摘选了不同参观点的视频介绍,来立体地塑造用户对该地点的认知。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说回到这个需求场景本身,百科内容包罗万象,为什么选明星百科这个垂类做loft?答案简单,明星和电影一样是个商业IP,既存在客观现实又包含大量主观认知。
传统的百科词条释义属于PGC,来源各大官方渠道、文献资料和资深会员的积累,是客观信息;而loft层里粉丝安利的评论属于UGC,包含各种信仰宣泄、情感释放,是主观信息。
【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客观信息的构建 + 主观内容的包装,组成了人对事物的立体认知。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二、体验类比前面提到电影,豆瓣“书影音”的资深老铁可能对这个loft似曾相识。坦白说,在交互与视觉展示层面,这确实与豆瓣影评/书评/乐评界面的下拉浮层非常接近,甚至与用户动态的评论弹层很相仿;而从体验层面观察,有两点最明显的区别。
百度|百度竟然在APP里做起了空间设计?
文章插图
区别1 -明星百科loft层侧重传递主观信息,词条层侧重传递客观信息;而豆瓣相反,底层为电影/图书/音乐的客观介绍,浮层为用户的主观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