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1967年大同考古挖掘,无法想象和描述的血腥( 二 )


显然,此时的大同日本株式会社,还有一定的耐性去处理数量不多的遗体 。而多年后遇难者数量的急剧增多,他们就不管不顾了!
但更需要注意两个细节:
【考古|1967年大同考古挖掘,无法想象和描述的血腥】1、这处排列比较整齐的尸坑中,最近的两具尸骨,其受害人均处于临死前张嘴的状态 。二人有可能并非是死亡后被掩埋,而是病重或因某些原因重伤时,在丧失了劳动力的情况下,直接被日寇活埋!
2、不管是这处尸坑还是其他尸坑,考古人员基本难以找到未腐烂的衣物或受害人遗留的物品 。可见这些人死于日寇之手时,这些侵略者连他们身上的衣物和钱财也没有放过,这也直接造成了考古人员在事后无法确定大部分遇难者的身份 。除少数尸骨需要进行技术鉴定而选择保留之外,大部分尸骨只是进行简单的集体拍照,就直接选择了另类埋葬或火化处理 。
考古|1967年大同考古挖掘,无法想象和描述的血腥
文章图片

罕见的竖埋尸坑
但在集体万人坑之外,杨树湾山谷中极个别的埋葬坑,也同样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因为他们罕见的看到了一种新的埋葬形式——竖埋!
所谓竖埋,指的是日寇挖掘一个直筒型的土坑,然后将受害者以竖直站立的姿态埋入土坑内 。但这种埋葬方式,往往掩埋的并不是死去的受害者,而是将活着的人残忍活埋!至少图片中的这位受害者,根据考古人员的推断,其应该是死于日寇的活埋!
从现场的痕迹来看,该名受害者的头骨面部明显呈现出凹陷状态,且多处存在骨裂 。而他头部以下还有多处铁丝环绕 。此人有可能参与了针对日寇残暴压榨下的反抗,或者企图逃出矿区但不幸被捕 。恼羞成怒的日寇将其用铁丝捆绑,并处以活埋的惩罚 。而在活埋中,因受害者奋力挣扎,恼火的日寇又连续用凶器对其面部进行重击,最终造成受害人重伤或昏迷,进而被日寇残忍活埋!
而根据当年的考古挖掘推算,以及幸存者提供的线索,仅杨树湾山谷中,就有可能埋葬着高达3万具矿工的遗骸 。而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至今仍然在这条山谷的沙土之下 。
来源:历史
_原题为:不能忘却的历史!1967年山西大同万人坑考古挖掘下的惨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