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三 )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文章图片

(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画像 , 坦志麦特运动的主导者之一 , 1839年花厅御诏的起草者)
而这种格局 , 在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兴起的背景下 , 逐渐落后于时代 。旧制度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 , 毫无国家民族凝聚力 , 自然不是新兴的民族国家列强的对手 。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区域的觊觎和蚕食 , 被当作专门的“东方问题” , 奥斯曼成为了西方列强在中东逐鹿的竞技场 。
为了“救亡图存” , 奥斯曼帝国内部的领导者和有识之士也开始进行改革 。如制度层面的力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坦志麦特”改革 , 以及思想层面的“奥斯曼主义”和“泛突厥主义”之争 。
在奥斯曼帝国缓慢而又不太成功的民族构建过程中 , 奥斯曼主义最先出现 。在奥斯曼主义的框架下 , 所有臣民不论宗教在法律前权利义务一律平等 。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文章图片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但在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19世纪 , 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奥斯曼主义”显然并不受大众的欢迎 。国内基督徒、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民族主义思潮纷纷涌起 , 更是让这种妥协显得不伦不类 , 无法维持 。
1875年巴尔干爆发的一系列民族起义 , 次年上台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拒绝了列强给出的改革方案 , 强硬镇压反抗者 。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文章图片

同时他将奥斯曼苏丹头衔中的哈里发利用起来 , 紧紧抓住泛伊斯兰主义这棵救命稻草 , 反而去激化国内民族矛盾 , 让奥斯曼主义彻底破产的同时 , 也让泛突厥主义开始兴起 。
1908年土耳其青年党通过政变上台 , 曾经试图做出奥斯曼主义的最后尝试 。但随着1912年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失去除东色雷斯外的所有欧洲领地 , 奥斯曼主义被完全抛弃 , 土耳其彻底转向泛突厥主义 , 就是将操突厥语的各民族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突厥民族” 。
既然要成为一个“突厥民族”的国家 , 那么什么“民族包容”通通去TM , 一战中 , 土耳其青年党趁机清洗了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等少数民族 , 百万亚美尼亚人被残忍屠杀 。
而面对着一战战败的结果 , 身居高位的三帕夏仓皇出逃 , 留下的凯末尔却团结了国内的“突厥民族” , 击退了进攻的欧洲人 。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文章图片

(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始作俑者之一恩维尔帕夏 , 一战后逃亡苏联 , 骗取苏联信任后煽动苏联中亚地区突厥语少数民族发动巴斯玛奇叛乱 , 1922年被苏联红军击毙)
凯末尔生生改写了土耳其的国运 , 随着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废止 , 新的《洛桑条约》的签订 , 捍卫了土耳其国家主权的凯末尔迅速开始了他的世俗化改革 。而通过之前的一系列的“泛突厥主义”活动 , 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确实得到了“种族纯化” , “突厥国家”——土耳其 , 这才真正诞生在这个地球上 。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土耳其_历史|土耳其叫了声爸爸,半个亚洲抬起了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