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二 )


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

当然岳飞拢住这些大人们的手段也不仅仅靠这些,比如当领导或者平级的同事表示岳飞啊我这有个人不错,想放你那儿锻炼锻炼,岳飞基本上都是毕恭毕敬地照单全收,收了以后发现有的人特别能干(比如后来长期负责岳家军钱粮转运的王良臣就是赵鼎的人)当然给予信任和重用,但如果发现这个人是人渣,他一般也不会明着来,而是会让自己认识的谏官出面把他弹劾下去(比如高宗朝宰相之一的朱胜非就曾大力推荐给岳飞的卢宗训就是这么被搞下去的),这样做也免得直接开罪人 。
说完情商再来说说政治觉悟:岳飞本人在政治上也是极为谨慎的,而且还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准确的判断力,关于政治敏感,最经典的体现就是岳飞在对待“迎还二圣”的态度上,当金人有了扶立“丙午元子”(也就是钦宗之子)以动摇赵构统治合法性的图谋时,岳飞从此在公开场合和奏章中再不提“迎还二圣”之事,就连对钦宗的称呼也成了“天眷”,可见他对政治的敏感性、乃至对君主的心态认识有多深 。
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

岳飞在政治上的谨慎、低调和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岳飞也绝非是刚正到不能容人的愣头青,更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鹰派”人物,恰恰相反,即便是针对具体意见和方略上的不同,他也从来不会影响和别人的私人关系,比如和岳飞私交最好的宰相赵鼎,在当时是主和派代表,这里顺便提一下,当时像赵鼎这样的人物才能算得上是主和派,秦桧根本算不上,他的正确标签应该是“带路党”,他也只是靠着亲戚关系(比如亲家郑亿年与金人、伪齐的密切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议和渠道)才能在南宋朝廷立身,否则以秦桧的资历和才干,他是不可能进入权力中枢的,更谈不上什么主和派的代表了,当岳飞得知赵鼎的意思后,马上就保持了沉默 。
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

岳飞对朝廷的大政方针从来都是以尊重为主,这一点集中体现是在1138年,第一次绍兴议和上:当时岳飞确实当着赵构的面表达了不支持议和的立场,最后还上了一道决心北伐的奏折,并力辞和议后赵构给予大将们的封赏,就连赵构的亲信、向来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杨沂中都忍不住当面对秦桧表示反对和议的情况下,岳飞就只有一句措辞很温和的“宰相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话,后来还有学者写论文论证岳飞的“忠”是愚忠时,还把岳飞在绍兴八年第一次议和时没怎么抗议而作为主要论点之一 。
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

绍兴十一年,岳飞被罢兵权任枢密副使后,赵构还曾特地下诏令他朝见立班时站在当时的副宰相(参知政事)王次翁之前,“诏参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岳飞之下,以飞阶官为少保故也”,但岳飞却主动上书“请班王次翁之下” 。为什么?因为王次翁不光是副宰相,还有个身份就是秦桧的心腹党羽(此时的秦桧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可见岳飞当时谨小慎微到了何等地步,所以不必奇怪,在绍兴十一年,当秦桧开始秉承金人旨意着手摧毁南宋的国防力量时,他一开始找上的并不是金兀术指名道姓要清除的岳飞,而是韩世忠 。人渣张俊把韩世忠、刘錡甚至后来的薛弼、王德都掐了一圈,唯独没找出岳飞什么岔子,只能在心里嫉妒恨,秦桧同样也找不到岳飞的什么把柄 。
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与我们所了解到的岳飞有很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