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做生意,自古以来都是靠“私域”的( 二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本质上还是过去20年做“公域”的那套逻辑,是“收割”逻辑、“屠宰”逻辑。
过去做“公域”,就像出海捕鱼,现捕现杀。现在做私域了,把鱼叉换成渔网、鱼线了,结果把鱼抓回来,放在池子里杀,搞屠宰场。本质上一样嘛,只是换了个地方。
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了,我们之所以要抛弃过去在“公域”里那套简单、粗暴的玩法,转而拥抱“私域”,我们抛弃的到底是什么?拥抱的又到底是什么?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大宅门》里的“百草厅白家老号”,把自己想象成“二奶奶”、“白七爷”,想想他们是怎么做生意的?
两个字:关系。
四个字:客户关系。
白家在蒙冤落魄时,依旧忘不了倾其所有给大总管打点送礼,忘不了为老主顾奔波看病;在昌盛发达时,一把火烧了一大批次等药,换得了全城百姓的叫好,挽回了在老主顾面前的信誉。这些,都是在维护客户关系。
所以,做好“私域”的生意,关键就在于经营好客户关系。
当公域流量见顶了、枯竭了、变贵了,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拉回私域,放在客户关系上。那种“屠宰”逻辑不可持续,也绝不是长久的经营之道。
这时候最需要改变的,就是对流量的控制权,就是让有限流量反复创造价值、持续创造价值的方式。这本质是一种“资产思维”。
说到底,企业只有把客户关系经营好了,客户才会变成企业的资产,“有限”的客户资产才能发挥“无限”的价值。
这需要初心,需要时间,更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
三、五步构建私域“一体化”方案经营私域,就是经营客户资产。
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很多企业“搭平台——引流——转化”的三步走策略,其实是站在商家的角度,站在销售的角度来设计的。生硬、割裂、急躁,客户不买账再正常不过。
如果回到客户视角,企业应该如何建立与客户良好、牢固、长期的关系呢?
这里,我总结出来一个方法——私域运营的5步法则,基于互联网社交背景下的私域运营“一体化”方案:
- 品牌IP化——打造企业的专属IP形象;
- 连接——让更多用户主动加入;
- 促活——不断增加用户信任;
- 分层——实现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 复购——让用户持续成交。

文章插图
这套方法涉及的内容很多,环环相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的新书《超级用户增长》。
这里我着重讲一下第一点,品牌IP化。因为这是许多企业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做的太过粗糙、随意。但实际上,好的IP设计,是启动私域运营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举一个实际案例。
【 ip|做生意,自古以来都是靠“私域”的】之前,我服务过一个年销售35亿的母婴品牌。我们首先对品牌进行了用户画像的研究:这个品牌的用户群体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白领,产品客单价都在200元以上。
完成用户画像后,我们就帮助品牌打造了一个IP——小棉,一个拟人化的形象。
因为品牌的用户群基本上是90后、95后,所以我们把“小棉”的年龄也定位为90后,拉进距离。然后我们建议用真人头像,我们给她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超级店长——首席的粉丝官。
“小棉”的社会身份是辣妈,因为是母婴产品,我们希望IP具备育儿的经验。同时,“小棉”还是一个时尚达人,因为他们的品牌还是相对比较时尚,有一致性。
在性格方面,我们赋予“小棉”乐天派的形象,正能量,善于交际。她的外向情感是很细腻的,在未来与用户的沟通、服务过程中,可以成为用户的知心姐姐、闺蜜。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
- 满大街|满大街都是餐馆和药店,终于明白为何欧美国家不扶持电商发展
- 套路|网购假货多电商卖家透露遇到这3种店铺,最好别下单,都是套路
- twitter|杀毒软件“偷偷”挖矿?诺顿360被网友怒喷,却说都是为了用户好
- 消费者|同一款的衣服,拼多多和淘宝相差了35元?网友:全都是套路
- 东南亚|数字化黄金时代,东南亚女性都是隐藏的阿尔法
- 交付|李斌:苹果造车对用户和产业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 京东|厉害了刘强东!京东三位副总裁离职,用的都是同一理由!
- s"任何国产元宇宙都是假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