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骑兵|沙俄骑兵精锐,拿破仑打不过,11万哥萨克骑兵为何被8千日军全歼

1904年到1905年期间,日本人帝国与沙皇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爆发战争,史称:日俄战争,这次战争最后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
1905年1月旅顺战役结束后,日俄双方在奉天以南的沙河一线展开对峙,战争也从海上转移到陆地上 。奉天会战期间,俄军企图用以哥萨克骑兵为主的部队对日军的前哨基地黑沟台进行突袭,这也是整个战争开始沙俄进行的为数不多的主动进攻 。
沙俄为了此次进攻投入了第二集团军约十万人的兵力进行部署,日本方面也动用了约五万四千人,双方参战人数比例约为二比一 。
哥萨克骑兵|沙俄骑兵精锐,拿破仑打不过,11万哥萨克骑兵为何被8千日军全歼
文章图片

1905年2月25日,俄军向黑台沟的秋山好古部发动了进攻 。秋山好古便命令日军的两个骑兵大队前去迎敌,只许败不许胜,日军的主力部队则留在山沟的防御工事里,架好枪炮等着俄军的哥萨克骑兵的追击 。
哥萨克骑兵见到一群矮个子的日本骑兵自然是不放在眼里,见到哥萨克骑兵的日军也是无心恋战掉头就跑 。哥萨克骑兵觉得胜利唾手可得便纵马追击日军,他们的骨子里就流淌着欺软怕硬、争强好胜的性格,从来就没有手下留情之说,面对逃跑的日军心里想的也只有乘胜追击赶尽杀绝,完全没有意识到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了他们 。
还没等哥萨克骑兵追到日军,躲藏在工事中的日军主力便向哥萨克骑兵发起了攻击,骑在马背上的哥萨克骑兵纵使有着再强的骑射本领和砍杀技能,面对日军轻重火力组成的火力网也只能乖乖任日军宰割 。
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支持,龟缩在防御工事里的日本骑兵硬是将骑兵对战打成了阵地攻防战 。在随后的三天里秋山好古作为一代骑兵之父,愣是靠着这种攻防战的打法,用八千人的骑兵部队抵御了俄军十万人左右的猛烈进攻 。
2月28日,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日军人数达到五万四千人左右 。虽然人数上只有俄军的一半,但是凭借着出色的防御工事进行的固守,最终俄军也没有拿下黑沟台地区,包围圈也被日军撕破 。
三、哥萨克骑兵为什么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整个战役的经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现在就要来弄清楚这次战役,以骁勇善战出名的哥萨克骑兵为什么输 。
首先,哥萨克骑兵弱吗?答案是不弱,前文提到了,直到二战时期希特勒都对这支部队赞扬有加,还专门组建独立军军种 。虽然一开始希特勒对哥萨克人的态度并不好,只是让他们负责一些治安或者卖命之类工作,但是在看到了哥萨克人强大的战斗力之后态度发生了转变,允许他们在战场上替德国人打仗 。
哥萨克骑兵|沙俄骑兵精锐,拿破仑打不过,11万哥萨克骑兵为何被8千日军全歼
文章图片

因此,哥萨克人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出现问题的是战斗的思维 。
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列强纷纷建立起工业文明,武器也从冷兵器时代转向逐步成熟的热兵器,枪械和火炮的革新不断推进战争方式的演化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武器方面也逐步跟上了世界的潮流 。
反观此次战役中的哥萨克骑兵,手持马刀和步枪,作战方式也更喜欢通过快速的机动能力与敌人展开近战,虽然有步枪但是作战思维依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客观地说,这也并不能怪他们,沙俄时期的国库本就空虚,内部还有封建残留,军队的重火力配置本就不多,骑兵部队更是寥寥无几,采用近身方式作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
因此,此次作战哥萨克骑兵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战思维和武器上的不对等,日军是热武器的作战思路,扬长避短,避免与俄军短兵相接,用枪解决问题 。而哥萨克骑兵的思维还停留在用刀作战的冷兵器思路上 。冷兵器与热兵器相撞,谁输谁赢自然是一目了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