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共享出行的最后一片战场( 三 )
事实上,除了第一种模式可以保证稳赚不赔之外,其他三种模式虽然都号称“零加盟费”,但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政府重新招标并且签独家协议、竞争加剧、安全事故、平台破产等等。
至于高额的回报率,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县城每个月的收益普遍在50万到100万之间,能做到200万的县城极少,如果能拿到政府批文,并且在保证不错的运营效率的前提下,加盟商的利润率大概为10%左右,一年之内回本根本不可能。
共享电单车本质上是一门B2G2C生意,从B端采购车辆,从G(政府)端获得牌照,从C端获得流量和租金,而在整个链条中,最关键的无疑就是牌照。
理论上来说,只有拿到政府批文才能在当地投放车辆,但是很多大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同时也仗着财大气粗,冒着被集中清退的风险,实行“盲投”策略。
以长沙为例,去年长沙共享电单车数量达到40万辆,有牌照的只有6万多辆,这其中,小溜共享1.53万辆、喵走2.7万辆、哈啰出行7974辆、青桔6782辆、美团6358辆。
哈啰、滴滴和美团的做法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先斩后奏的流量逻辑,它的思路是,先烧钱把用户圈进来,做大规模,把竞争对手搞垮,垄断整个市场,然后再凭借市场地位,对上游砍价,对下游加价,实现盈利。
但这种逻辑在出行行业里显然玩不转。
无论是网约车、共享单车还是共享电单车,都是准公共服务性质,它的特殊性也决定这些行业都会得到监管的特殊照顾,盈利空间不完全取决于里面的玩家们,相关部门也不太可能允许一两家公司独大的局面。
想要赚钱,就必须得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突破,努力提高线下的运营效率,这也是习惯了资本野蛮打法的互联网公司必须要适应的“新常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漏洞|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